而磁場的基本特征是能對其中的運動電荷施加作用力,這種作用力或力矩源於磁場對電流、對磁體的影響。
科幻中的電磁護盾,就是基於這份原理而來的。
但科幻終究是科幻,要想製造出這種護盾,主要取決於兩個條件。
第一個得有足夠的能量供給無論是電磁護盾、等離子體護盾這些裝置進行持續工作。因為能量盾需要保證有足夠的粒子在固定區域內持續流動。
這一點對於星海研究院來說很容易解決。
交流電、直流電隨便挑,前者可以通過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直接進行供能,後者可以通過大規模的鋰硫電池場提供。
但第二點就難了。
拋開能量來說,各種護盾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得有相應的技術能力來控製護盾裝置,要保證等離子體盾、電磁頓等能量中的粒子不會散開,針對外來的攻擊能夠及時控製能量盾的粒子流動方向。
這一點,在強電統一理論完善之前是做不到的。
很簡單,理論不支持。
即在強電統一理論完善前,等離子體
場和磁場的單極子化還是隻是一個推測,物理學界不清楚它是否真實存在,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到它。
而在強電統一理論完善後,磁場和等離子體場的單極子化就可以強電聲子相互作用體係的極化子體係完成了。
但理論是理論,如果將這份理論順理成章的轉變成應用技術,依舊是一個難題。
徐川帶領的研究小組,需要解決的就是這個難題。
而根據強電統一理論中強電聲子相互作用體係,這些天,他們通過控製反應條件和分子結構,製造了一批磁單極材料,並且通過這些磁單極材料弄出了一份試驗產品,進行了第一次的實驗。
詳細的實驗數據還在處理中,不過從電腦上初步反饋回來的信息和數據來看,這一次的實驗預期恐怕並不怎麼樣,生成的磁單極場不僅僅不是他們想要磁場,而且還可能混亂無比,難以穩定。
這也是一群人臉上失望大於期望的原因。
包括徐川,也緊皺著眉頭翻閱著電腦上的反饋數據。
徐院士,完整詳細的實驗數據打印出來了。
實驗室的大門被人匆匆推開,穿著一套白大褂的研究員快步走了進來,手中還抱著厚厚一摞紙質文檔。
這是此前安排下來負責磁極化子電磁場的研究員‘李開暢“,做完實驗後他等不及了親自跑去了打印機房。
一群人快速的圍了過來,徐川率先從上麵拿走了一摞已經分好的實驗資料後,其他人一擁而上,將數份用不同打印機同時打印出來的資料瓜分了個乾淨。
情況不樂觀啊.....
翻了翻手中的實驗數據,徐川請歎了口氣。
在打印室就已經提前看了詳細實驗數據的李開暢點了點頭,苦笑道:的確不太好。
他沒說的是,這何止是不太好,簡直是糟糕透了。
他們用rbci晶體來做的強耦合極化子實驗,但從數據來看,磁場強度倒還算是合格,但磁通量、磁飽和性、、磁滯性、以及磁極化子這些就一言難儘了。
其中涉及到磁極化子強度的h(mev)值隻有10.2718、a(a°)值隻有1.92。
而按照理論,他們設計的這兩個數據起碼應該達到30+、5+以上才算是符合基本要求。
如果要適應應用上這項技術,做到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那麼磁極化子強度的h(mev)更是要達到100+、a(a°)值得在10+。
也就是,從目前的實驗數據來看,他們距離真正的應用差了整整十倍。
翻了翻手中的詳細實驗數據,徐川邊看邊朝著負責磁極化子電磁場研發來李開暢問:對於這些數據,你有什麼想法嗎?
李開暢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帶著些遲疑道:從理論上來說,強磁極化子電磁場的各項指標最直接的關聯在於製造它的晶體材料,會不會是rbci晶體的原因?
徐川點了點頭,道:材料方麵的確可能存在一些難題,不過rbci晶體差不多已經是目前我們能找到最合適的材料選擇了。在低維極化子中我們沒有太多合適的選擇。
略微思忖了一下後,他接著開口道:聯係信息研究所那邊,通過強電聲子相互作用體係和相關的實驗數據對低維極化子材料進行建模,看看能不能通過超算來尋找一下合適的材料。
李開暢點了點頭,道:好的,徐院士。
徐川想了想,道:向華科院那邊借大型squid超導量子乾涉磁力儀的情況如何了?
squid超導量子乾涉磁力儀主要使用於探測直流磁化率信號,這類型的
設備種類很多,星海研究院有,但是大型的沒有。
臨時購買和搭建一個這樣的實驗環境大概是來不及了,所以隻能先向華科院那邊借用一下實驗室場地,來更詳細的對磁極化子場來做一個更詳細的判斷。
李開暢:相關的申請工作是溫遠航院長那邊在進行,溫院長之前反饋過,已經聯係了華科院那邊,問題應該不會很大。
正說著,實驗室的大門被人推開了,兩人聊天的溫遠航走了進來。
徐院士,李組長。
先後笑著打了個招呼後,他接著快速的開口道:關於向華科院那邊借大型squid超導量子乾涉磁力儀試驗場地的申請,我已經收到了那邊的回複,對方已經同意了。
聽到這句話,徐川臉上一直皺著的眉頭總算是舒緩了幾分,臉上帶上了一絲笑意。
將手中的實驗數據報告丟到桌上,他開口道:今天的實驗就到這裡吧,準備好材料和設備,接下來我們去華科院那邊繼續實驗。
李開暢表情嚴肅點了點頭。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