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快速的將手中的咖啡一口飲儘,站起身,朝外麵走去:“跟我來吧。”
“去哪?”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到底是怎樣的。”
克利青頭也不回的應道。
CRHPC總部,日耳曼國辦公區。
推開門,克利青快步的朝著辦公桌走去,打開了一直在待機的電腦,登錄上Arxiv預印本網站,找到那個熟悉的名字後,他快速的點了進去。
隨即,一篇更新不久的論文映入了他的眼簾中。
看到論文的標題,克利青眼眸一亮,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點擊、下載、打印.
等待了數分鐘的時間後,克利青教授快步的從打印機室中取出來尚有餘溫的論文,簡略的翻閱了一下後,臉上的笑意更加的明顯了。
回到辦公室,他將手中的論文遞給了巴裡·巴裡什,笑著開口道:“回去後記得將‘低緯粒子測量及尺度問題理論’的手稿寄給我!”
巴裡·巴裡什接過稿紙,臉上依舊帶著些許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的神色。
然而下一秒,當論文的標題映入眼簾時,他整個人頓時就懵了,如同石化了一半矗立在了原地。
《基於磁極化子場在不同磁場下的實驗與乾擾數據研究》
看著手中的論文,這位如今已經八十多歲的老人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有些不敢置信的再度看去。
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後,他忍不住抬起頭看向站在對麵的克利青,眼神中滿是震撼、驚訝,甚至還留有一絲沒反應過的不敢相信。
克利青笑著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巴裡·巴裡什咽了口乾巴巴的空氣,低頭重新朝著手中的論文看去。
良久,他才放下手中的論文,感慨道:“他居然真的做到了?”
以他的能力,雖然說想要辯證論文的正確性需要不短的時間,但理論、設計、實驗、數據這些大體方麵的東西想要看懂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至少在短時間內,他沒有找到這篇論文可能存在數據錯誤或者說造假的地方和痕跡。
這也就意味著論文中的數據極大的可能都取自真實的實驗。
克利青得意的笑道:“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又怎會將基於量子化霍爾電阻高精度測定精細結構常數的新方法’手稿拿出來和你打賭呢?”
巴裡教授嘴角抽了抽,欲言又止。
謝特!
他被坑了!
狡猾的克利青,居然也會做局了?
在明知道arixv上已經有了結果的情況下,還欺騙他這個老人家!
太可惡了!
在物理學界研究著《基於強電統一理論中強電聲子相互作用體係的極化子理論》和《基於磁極化子場在不同磁場下的實驗與乾擾數據研究》這兩篇論文的時候。
CRHPC總部。
在2024年對撞實驗安排的會議完成後,相關的準備工作也快速的展開了。
針對強電對稱破缺的耦合常數的重新驗證工作在CRHPC機構工作人員的主持下快速的進入了正軌。
地下上百米的龐大管道運行能級逐漸從130Tev降低,朝著17Tev級彆的驗證能級調整而去。
與此同時,來自全世界各國的頂尖物理學家們也紛紛聚集於此。
強電統一理論中的強電對稱破缺的耦合常數的重新驗證工作,不管是否能夠找到問題,對於物理學界來說都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八月十日,在經過數天時間的準備工作後,十七萬億電子伏特能級的粒子碰撞實驗,再度開始了!
早已做好了所有準備的工作人員穩定有序的開啟了各自的工作。
孕育了恒星般能量的聚變堆穩定的將龐大的電能輸送到數十公裡的管道中,在這裡形成了一道圓環型的強大磁場。
深藏於上百米地底的粒子加速正式啟動。
龐大的粒子束在環形管道中以接近光的速度飛馳著。
而在東方和東南方角落中,布置的‘大型常規超導環場探測器’和‘動能量軌跡追蹤探測器’亦聯手開始了對強電對稱破缺的耦合常數信號的捕捉工作。
高達以Pb(1Pb=1024Tb)計算的原始數據源源不斷的從兩大探測器輸入CRHPC超算中心以及全國各地的計算機上。
要想快速的完成如此誇張數據的篩選分析工作,即便是CRHPC這邊有修建獨屬的超算中心算力也依舊不夠。
而遍布整個華國的‘雲計算資源’為此提供了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
這可以使得CRHPC在比CERN更短的時間內大規模的處理數據,並提供靈活的數據分析和共享能力。
在CRHPC對撞機強悍性能+CRHPC超算中心+大量雲計算資源+徐川親自編寫的數學分析模型等多重支持下,針對強電對稱破缺的耦合常數信號的實驗數據分析工作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
早已經驗證過的3sigma置信度在華國眾多高校學者可以說幾乎二十四小時輪換工作的配合努力下在飛速的提升著。
沙發上,林風頂著個烏黑的眼圈,敲了敲門後沒等回應直接就闖了進來,亢奮聲音中帶著激動,他快步走到了徐川麵前,將手中的文件夾扔到了桌上,興奮的說道:
“‘大型常規超導環場探測器’和‘動能量軌跡追蹤探測器’這兩台通用型的探測設備,對於粒子的敏感度和衰變跡象的步驟比設計中還要優秀。通過它們,我們捕捉到了更多的原始數據。”
“再加上你編寫的數學模型,能夠更快速的從原始數據中捕捉到需要的數據,預估再有三到五天左右的時間,強電對稱破缺的耦合常數信號的實驗數據置信度就可以達到5sigma以上了。”
聽著林風的彙報,徐川眼眸中流露出一絲驚訝:“這麼快?”
短短半個月,兩個多星期的時間,實驗分析數據和相關的達裡茲圖,居然就快要完成了。
毫不誇張的說,拋棄掉CERN的分析數據和達裡茲圖的基礎上,因為對方的數據存在造假,要對其重新進行驗證的話,就必須要全麵拋棄掉對方的乾擾和影響,隻能通過自己的對撞實驗數據一點點的處理。
而在這種基礎上,能有如此快的進展,是他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