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月麵軌道質量投射器(1 / 2)

月球采礦,聽上去是個極其遙遠的詞。

不過對於現在的華國來說,他們已經有了這個能力。

雖然說大規模的采礦目前還無法做到,但前哨科研站的確具備了挖掘月麵礦藏的能力。

當然,這裡的挖掘僅僅是科研實驗性質的開發,相對比地球上的采礦工業體係還差很遠。

不過基礎已經有了,剩下的自然不會很遠。

會議室中,拿到了資料的眾人迅速翻閱了起來。

入目,報告上的標題就震懾到了所有人。

《全自動化礦物開采+月軌質量投射器互補體係構思理論》

一個標題,兩個概念。

如果說全自動化礦物開采還在所有人的接受中,畢竟月球的開發本身就是他們的後續目標。

那麼月軌質量投射器的提出,真的就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了。

質量投射器,這並不是一個什麼新概念,在科幻作品中經常出現,比如《往金星的旅程》《從地球到月球》等等。

這是一種利用電磁加速的工具。

雖然在技術細節和名字上有差異,但在底層原理上,電磁橇、質量投射器,以及航母上的電磁彈射,它們其實都是一樣一樣的。

而質量投射器從提出到現在,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其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應用恐怕就是航母上的電磁彈射技術了。

其實人們日常中出行的‘磁懸浮列車’,使用的磁懸浮技術也和質量投射器的本質類似。

但誰也沒想到,徐川會在今天的會議上提出這樣的內容。

十分鐘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不過討論的報告也不是很長,足夠眾人簡略的先過一遍了。

掐著點,徐川敲了敲桌子,將眾人的注意集中過來,開口說道。

“資料大家已經看過了,有什麼想法嗎?”

航天研究所的所長翁筠宗率先開口提問道:“關於全自動化礦物開采我沒什麼意見,不過月軌質量投射器體係,是否真的有這個必要?”

徐川看了過去,點點頭道:“說說你的看法。”

雖然說翁筠宗從川都航天研究機構那邊調過來,但這幾年來,他順利的掌控航天研究所配合完成了空天發動機、一代/二代航天飛機的研發,也順利的完成了載人登月的工作,能力已經得到了足夠的證明。

翁筠宗思忖了一下,開口道:“質量投射器在理論上來說的確可行,月球相對來說也是個不錯的環境。”

“但如今的我們,已經掌控了可以在月麵上垂直起降二代機,在運力載荷方麵我想並不會太過於短缺。再耗費大量的資金去修建質量投射器,是否真的值得?”

“畢竟質量投射器的修建,從技術研發再到具體建造,其成本恐怕比已經成熟的二代機技術要大的多。”

“如果需要提升運力的話,我覺得二代機可以進行擴建,其數量能達到一支艦隊的話,足夠滿足我們的需求了。”

聞言,會議室中有不少人讚同的點了點頭。

的確,在二代機技術成熟的今天,月球運力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太大的難題。

建造完整的生產線,二代機能夠如流水一般生產出來。

徐川點了點頭,笑道:“二代機的擴建是肯定的,不過我覺得質量投射器也有必要研發。”

微微頓了頓,他掃了一圈會議室中的眾人,接著道:

“二代機的運力在目前看來的確很不錯,能夠承載百噸的貨物從月球上起飛。但它的極限,差不多也在這裡了。”

“空天發動機的功率是有限製的,航天飛機的結構強度也是有限製的,我們很難繼續再擴張下去。”

“一次上百噸的載荷在目前來看的確很優秀,不過隨著時間的拉長,未來對月球的開發增加,這份運力就遠遠不夠看了。”

“而質量投射器沒有這個限製。”

“以華科院在東山那邊修建的電磁橇項目為基準數據舉例。它能夠輕易的噸級以上的物體推進到時速1030千米以上。”

“而且東山電磁橇項目使用的還是電磁鐵組。那麼,通過技術改進在月麵上使用高溫超導材料,並大幅擴大規模後,能否將噸位提升到十噸?百噸?速度推進到時速2000千米,甚至3000千米以上?”

“從理論上來說,這完全是可行的。”

“而相對比航天飛機來說,質量投射器可以更加頻繁投射物資,這對於開發月球上的礦藏資源來說,比航天飛機更便捷,且更節省費用。”

“雖然說它一次性發射上天的物資和這份運力相差不大,但它的頻率是航天飛機遠遠無法比擬的。”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月球的開發,對於月麵資源的運力緊缺也必然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綜合考慮,我覺得月麵質量投射器是有必要的。”

會議室中,一名叫做餘景昉科研人員點了點頭,看著手中的報告開口道:“從技術的角度上來說,質量投射器完全是可以實現的,至少在月球上是可以實現的。”

“我剛剛簡單的計算了一下,如果是在月球上,以月麵的基本參數來進行計算,使用高溫超導材料代替常規的電磁鐵材料組造的磁軌,長度隻要達到七百八十米以上,就足夠將一噸的貨物加速1.32公裡每秒以上。”

“這個速度足夠脫離月麵的重力影響,使得投射上天的貨物成為月球的衛星。”

“當然,如果開發月球上的資源,我們需要的肯定不僅僅是加速一噸的質量投射器。那麼它的軌道和建造成本肯定會拉長很多。”

停頓了一下,他看向徐川,接著道:“不過我們的問題恐怕也有不少。”

“比如鋼架結構。”

“就按照五十噸的質量來算,如果要在月球上將其加速到1.32公裡,嗯,算兩公裡吧,整體鋼架結構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

“目前的鋼材,哪怕是特製的,恐怕難以長時間承受如此重大且頻繁的任務。”

“而且還需要考慮月麵上的高溫和極低溫對這些結構的影響。”

“此外,還有費用問題。”

“如果要修建這樣一條質量投射器,需要投入的資金恐怕至少需要數百億,甚至是上千億。”

“這又是一項超級工程,研究院這邊能否抗住.”

說著,餘景昉看向坐在對麵的溫遠航,投去詢問的目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