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他非要再弄出來另一種語言,而且還不提供英文版本。對於學術界來說,這就是分裂”
站在一個傳統學者的角度上,老實說,古斯塔夫覺得徐川弄出來純中文版本的期刊,對於學術界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如果是那份《探索》期刊沒有辦起來,流行起來也就算了。如果流行起來了,那麼對於學術界來說這並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因為沒有英文版本,意味著他們隻能學習中文,然後再來閱讀期刊。對於眾多的學者來說,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不是還有專業的翻譯嗎?
但學術領域的論文和傳統文學領域的著作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後者或許經過了人工翻譯可能會更加的出色和優秀,比如傅惟慈翻譯的《月亮與六便士》,卞之琳翻譯的《斷章》《哈姆雷特》等等。
在經過這些文學大家的潤筆後,那些外語巨著會更適合自己國家的讀者。
但是對於學術領域的論文來說,卻是行不通的。
對於他們這些探索科學,尋找真理的學者而言。看彆人的翻譯作,那是下下乘,甚至可以說沒有選擇後才會做的選擇。
對於學術論文來說,不管是內行翻譯,還是外行的專業翻譯,想要完全將原作者闡述的觀點全都翻譯出來,那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一字之差,謬之千裡。
所以如果有的選,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學者都會選擇瀏覽原版。那麼所有人唯一的選擇,就是再多學習一門漢語了。
雖然說多學習一門語言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但站在長遠的角度上來說,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會將整個學術界撕裂成兩半,然後反複的拉扯。
對於學術的繁榮度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創建《探索》期刊的學者,是那個人。
威爾科特斯·古斯塔夫絲毫不懷疑他有能力做到這件事。
其他的不說,比如在物理學領域中,要求CRHPC機構的所有成果都必須通過中文進行報告,亦或者說在報告的時候,至少附帶一份中文版本的理論,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如果CRHPC機構真的這樣做了,如今勉強統一的學術界,分裂恐怕真的就來了。
這一點讓古斯塔夫很是煩躁,他不喜歡這種感覺。
沙發對麵,巴裡·巴裡什搖著頭開口道:“不可否認,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英文的確是學術界最主流的語言,幾乎所有的頂級期刊都是英文的。”
“但是從來都沒有人規定過頂級期刊就一定得是英文的,其他語言同樣可以。”
“中文並不會成為強電統一理論傳播的障礙,對於熱愛物理的學者來說,為此付出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習中文並不是什麼難事。”
“除非你內心抗拒。”
威爾科特斯·古斯塔夫皺著眉頭,道:“抗拒?如果是有益學術的,我從來都不抗拒,隻不過”
巴裡·巴裡什打斷了他的話,道:“不,你隻是沒意識到你內心的抗拒而已。中文並沒有那麼的難學,隻是你潛意識裡麵不想去接納它而已。”
“好好想想吧,你到底是真的因為中文會阻礙強電統一理論的傳播,還是因為一些其他固執的想法。”
對於他們這種學者來說,學習一份語言並不是什麼難事。
哪怕是被其他人譽為‘魔鬼的語言’的中文和漢語,對於他們來說也不過是數個月半年的時間而已。
其實中文的影響力擴大,這是注定的事情。
至少在物理學界是注定的。
因為世界第一的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就在華國,高達130Tev+的對撞能級,注定了它將主宰未來物理學界至少三十年以上的時間,甚至更長。
而對於想要研究自己的問題和理論的物理學家們來說,前往CRHPC機構就不可能繞開中文和漢語。
徐川教授發布的純中文期刊,隻不過是進一步的擴大和加快了一些腳步而已。
巴裡·巴裡什有預感,基礎科學領域所在的國家陣營,未來逐漸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轉移,落到那個點紅色的東方大國手中。
這一切的所有原因,如果要他來說,拋開華國日益的繁華和強大國力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那個人出現了。
他的出現,將原本可能需要至少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開始的工作,提前到了現在。
也好,雖然說現在他的腦子已經遠遠比不上年輕的時候,但至少現在學習一門語言並沒有太多的問題。
頂多就是多花費幾個月的時間而已。
真要再過二三十年,等到他八九十歲的時候,那就真的是望塵莫及了。
事實上,對於學術界而言,在潛意識裡麵抗拒中文,認為中文難以學習的學者並不止威爾科特斯·古斯塔夫一個。
或許有些真的是認為中文很難學,也或許有些人則是因為心底的傲慢,更或許有些人是抱著一些其他的想法。
整體上來說,學術界對於《探索》期刊的接受性,目前還處於迷茫和搖擺中。
或許絕大部分的頂尖物理學家、研究機構和實驗室、以及高校都訂閱了,但真正有想嘗試過去認真學習中文並仔細閱讀《探索》的人並不多。
當然,這也和強電統一理論並不是第一次公開發表有關係。
畢竟早在數個月前,它就已經正式的以英文版的方式公開在Arxiv上過。
所以它更多的相當於一份中英雙版本的論文,有英文版本的,大部分的物理學家,自然都會選擇它。
正當整個物理學界都在討論著《探索》期刊相關的時候。
《探索》期刊的官網,公開了一條新的訊息。
《探索》的子刊,《探索·物理》將在半個月後正式公開第一期的子刊刊物!
而內容,依舊是由徐川教授親自完成的理論物理論文《凝聚態·強關聯電子統一框架與室溫超導機製的關係!》
這是由徐川親自準備的東西,結合了《凝聚態電子局域化構造理論》和《室溫超導機製》中部分理論整理出來的東西。
裡麵並不涉及到核心的室溫超導技術,但卻從物理理論方向講述了的室溫超導的部分形成機製與關係,對於理論物理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不是都不想學習中文嗎?
那有本事就彆學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