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現實中見麵後,這位本人居然看起來和照片上沒什麼兩樣,年輕英朗帥氣到有點讓他都不敢相信了。
徐川不好意思笑了笑,伸手示意了一下沙發,開口道:“先坐吧,這次讓助理冒昧的邀請您,希望沒有打擾到你的工作。”
“沒有沒有,您這是哪裡話。”
雷君笑著挪動了兩步,靠著沙發坐了下來,開了個小小的玩笑:“徐院士相邀,天塌下來我都得扶牆抹黑爬過來啊。”
“誇張了。”
閒聊了兩句,助理湯然輕輕的敲了敲門,為兩人倒上了茶水,然後便轉身離開了辦公室,並且帶上了門。
端起茶杯示意一下,輕抿了一口後,徐川切入了正題,笑著說道:“閒聊的話後麵可以再說,咱們先聊正事吧。”
微微頓了頓,他接著道:“我相信雷總你這次過來應該也帶著不小的疑惑,可能不太明白我為什麼會突然找你。”
沙發對麵,雷君輕輕的點了點頭,笑著道:“來的路上我還在想這個事情呢,到現在都還困惑著。”
“畢竟在此之前,無論是我個人也好,還是小米也好,除了電池領域和智駕AI方麵有一些交集外,其他方麵好像的確都沒有和您,以及星海研究院這邊有什麼太大聯係的樣子。”
徐川笑了笑,開口道:“在聊正事之前,我想先問雷總一個問題。”
停頓了一下,他看向這位雷總,接著道:“當然,這個問題涉及到一些小米集團的隱私,如果不太方便的話,也沒什麼關係。”
“沒關係,您說。”雷君笑著道,在這位麵前,小米集團大概是沒什麼秘密的,他想要知道的,上麵會直接調查給他。
徐川思忖了一下,看向雷君道:“其實問題很簡單,我想問問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小米集團的戰略定位,以及麵向的客戶群體等東西是否會改變。”
聽到這個問題,雷君愣了一下,有些意外,他的確沒想到徐川會問這種問題。
不過眼前這種時刻,這種問題可不是那麼容易回答的。
尤其是麵對眼前這位的時候,答案的不同極有可能會影響到小米集團的未來走向。
認真的思忖了一番,雷君抬頭看向徐川,深吸了口氣後回道:“小米集團未來至少十年的時間戰略定位和現在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我們始終保持著麵向消費者開發高性價比的終端產品,致力於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當然,在未來的時間,小米會投入更多的資金,去投入前沿科技領拓展,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這個回答,他是在腦海中想了又想的,也過了很多種可行性做出的選擇。
他有猜測過,徐川邀請他過來可能是想拉小米集團加入星海研究院的生態鏈體係,也有可能是想拉他投資研發某項新的技術,甚至有可能是看上了小米的某個下屬研究所或公司.
但在徐川沒有正式的說出他的目的前,一切的猜測都隻是猜測。
所以他也不清楚到底該用怎樣的話語來回答,思忖良久後,最終才選擇了用小米集團未來的原本的發展規劃來直麵這個問題。
說完了自己的答案後,就像是學生時期麵對老師的提問一樣,已經過了天命之年的雷君竟然也有了一絲忐忑和緊張,深吸了口氣才壓下來心中的情緒。
“我知道了。”
徐川點了點頭,笑著起身從辦公桌的抽屜裡麵找到了一份保密協議和一支筆,遞了過去。
“一份保密協議,如果你願意簽的話,我可以帶你去看一眼東西。”
雖然說他相信眼前這位雷總在這種事情上不會做出什麼出格的的事情,但碳基芯片乾涉重大,還是簽個協議好了。
之前華威的那位任總過來,也照樣簽了協議才能進實驗室的。
聞言,雷君有些好奇看了一眼徐川,接過保密協議和簽字筆,掃了一眼後,沒有什麼猶豫的直接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收起協議,將其扔到辦公桌的抽屜裡,徐川笑著道:“走吧,雷總,我帶你去看一點東西。”
雖然說心中滿是疑惑,但創建小米這麼多年了,雷君也是沉得住氣的,起身跟在了徐川後麵。
穿過走廊,從總部進入東南角的材料研究所。
刷卡通過穿過第一道安保程序後,再進入實驗室大樓中,刷卡通過第二道安保。
自從碳基芯片的項目提升為S級的研究項目後,碳基芯片項目組所在的實驗室安保級彆便提升兩個級彆。
當兩人抵達實驗室的時候,實驗室裡麵正在忙碌著進行碳基芯片的碳襯底製備實驗,但整體卻相當的安靜。
實驗室中,材料研究所的所
長趙光貴親自帶隊在對碳襯底進行高密度的碳納米管集成。
帶著小米的雷總,等對方手中的實驗階段性的完成後,徐川才走了過去。
看到兩人,趙光貴連忙過來打了個招呼,看著雷君,他臉上帶著一絲驚詫,有些好奇的問道。
“徐院士,這位是雷總?”
徐川點了點頭,笑著相互介紹了一下:“碳基芯片的項目負責人,星海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的所長,趙光貴。”
“小米集團的總裁,雷君雷總。”
聽到徐川的介紹,雷君眼神中閃過一抹驚詫,眼神中帶著驚訝和好奇的打量了一下實驗室。
對於星海研究院這家國內頂尖的研究機構會研究碳基芯片他並不驚訝,但是他沒想到徐川會帶他來這裡。
難不成,這邊對碳基芯片的研究,有成果了?
但是這應該不可能啊?
小米集團雖然沒有自己的芯片製備廠,但是在自研芯片的設計和生產上也是有投資的。
雖然比不上界內人士,但是對於芯片的研發生產製備流程,以及商業化他還是有一些了解。
而且碳基芯片本就是他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國內外研究了那麼久,至今都沒有什麼重大的突破。
華科院那邊數千枚晶體管集成的碳基芯片成功實現,聽著雖然感覺像是碳基芯片的時代馬上就要來了,但他很清楚這距離商業化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還是說.這位徐院士想要從他這裡給星海研究院的碳基芯片項目拉點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