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了一小會,助理手中抱著厚厚一疊新打印出來的文件快步走了過來。
從助理手中接過完整的堪德峽穀勘探數據,徐川迫不及待的翻閱了起來。
沙發對麵,常華祥院士也從助理手中接過了另一份詳細的勘探數據,一邊翻閱一邊好奇的問道。
“怎麼了,你發現了什麼東西?”
徐川頭也沒抬的回道:“一點猜想,或許堪德峽穀的詳細勘探數據能夠提供一些線索。”
“什麼猜想?”
“關於火星地表下,可能存在著隱藏遍布整個火星的地下水層的的推測。”
聽到這個回答,常華祥有些訝異的看了過來,忍不住問道:“遍布整個火星的地下水層?”
徐川點了點頭,道:“是的,我此前翻閱過NASA宇航局對火星的勘探數據,研究過火星的曆史轉變。”
“有大量的證據表明,在幾十億年前火星曾是一個濕潤的星球,擁有大量的地表水。”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星的內核可能因為某種未知的原因逐漸降低了溫度,喪失了大部分的磁場,最終在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的吹拂下失去了大氣層、壓力和熱量。”
“這種情況下,火星地表的水資源無法再保持液態,會進而消失。”
常華祥好奇的問道:“但通常情況下,一般不都認為火星上的地表水資源在失去大氣層和磁場的保護後,會逃逸到太空嗎?”
徐川點了點頭,道:“理論上來說是這樣的,但如果情況特殊呢?”
“特殊?”
“嗯。”
目光在堪德峽穀勘探數據報告上翻閱著,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後,徐川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接著道。
“你看這個,堪德峽穀的土壤構成。”
順著徐川所指,常華祥快速的找到了堪德峽穀土壤成分的構成數據。
“橄欖石蒙脫石,綠泥石,總計占比達到了76.21%左右這個數據怎麼了?”
徐川笑了笑,道:“橄欖石蒙脫石,綠泥石,這些礦物在地質的風化過程中具備有一定的關係,後者是由前者經過蛇紋石化轉變而來的。”
“而在轉變的過程中形成的蒙脫石和綠泥石等黏土係礦物為片狀礦物,其原子結構之間具有大量的空隙。”
“這是黏土吸附力的來源,也是我所說的特殊情況。”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接著道:“不可否認的是,火星上曾經的地表液態海洋在經曆了磁場喪失和大氣層喪失後,有很大一部分在太陽風和宇宙輻射的影響下逃逸到了太空中。”
“但我認為,得益於火星地表特殊的土壤結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火星的土壤都在大量吸收地表的液態海洋中的水資源。”
“這些水資源通過黏土係片狀礦物潛入地下,在空隙的地下結構中形成了零散或整體的地底水係結構。”
“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就算是地表的水資源仍在繼續逃逸消散,但位於地表土壤之下的水冰資源可能依舊存在。”
“從目前的探勘數據來看,堪德峽穀底部的土壤成分構成數據,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證實我這一推測了。”
目光落在手中的勘探報告上,常華祥院士思索了一下,道:“你的意思是說火星的地底可能和地球一樣,存在著大量的水資源。”
“甚至是一個遍布整個在星球的地底海洋?”
徐川點了點頭,道:“有這種可能,但要結合火星的整體地質考察情況來看。”
“另外.”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翻開了第二份對火星地表土壤的考察數據,接著道:“除了對水資源的吸附外,火星上的地表岩石與土壤構成,理論上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
“什麼作用?”
“吸附火星二氧化碳,鎖住大氣生成甲烷!”
徐川張了張嘴,吐出了一句話:“火星上的大氣,很有可能並沒有完全消失,逃逸到宇宙中,而是被土壤鎖住了,它們可能還存在!”
聽到這個解釋,常華祥詫異的看了過來,道:“你這個想法,和主流理論幾乎完全相悖啊。”
對於火星的勘探和考察,自從有能力觀測到火星開始人類就一直都沒有停過。
目前主流公認的理論是火星在幾十億年前可能和地球一樣是一個存在濃厚大氣、液態水海洋的星球。
但隨著火星內核的逐漸冷卻,磁場大幅度削弱,強烈的太陽風可以直接吹走火星表麵的大氣分子。
在漫長的時間中,每時每刻都有數無數的氣體被太陽風吹走。
尤其是在太陽係形成早期,太陽風暴出現的幾率更為頻繁。
當太陽風暴擊中火星大氣層時,大氣逃逸速率將提高約10~20%甚至更多。
這就像有人在不停地用吹風機吹散你的頭發,而你卻無法阻止一樣。
整體來說,學術界對於火星大氣的消失幾乎是公認大氣逃逸消失到了宇宙中。
而現在,眼前這位卻提出了另一個完全可以說是‘匪夷所思’的想法。
他居然認為火星的大氣可能並沒有全部逃逸消散到宇宙,而是大量存儲在了火星地表的土壤和岩石中。
這種‘離譜’的想法,哪怕是他都覺得是不是有些不太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