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物室中,徐川的目光落在這個看著像保險櫃的儲物箱上,打量了一下裡麵的碳基芯片。
平鋪在櫃層裡麵的玻璃器皿大概有十來個的樣子。
看樣子這種成品化的碳基芯片,已經做到了至少小規模化的量產了,不然這邊也不會有這麼多了。
畢竟這邊主要是進行實驗測試的,一般來說使用的量不會太多。
一旁,趙光貴小心的從儲物櫃中取出來了一個玻璃盒,遞了過來。
徐川伸手接過,打量了一下。
一開始他以為保存芯片的盒子是玻璃盒,接手手裡後才知這並不是玻璃,而是一種透明的塑料。
可能是聚碳酸酯,也有可能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應該比玻璃更具備抗緩衝能力,大概是為了防止意外掉落摔壞了裡麵的芯片準備的。
目光落在安靜躺在容器正中央卡槽內的拇指甲大小的黑色芯片上,徐川打開了盒子,從裡麵取出了這枚隻有拇指大小的芯片。
由碳材料為主體組成的芯片,也叫碳基芯片。
相對於矽基芯片來說,這種類型的芯片有著很多優勢。
碳納米芯片的電子特性比矽更加吸引人,電子在碳晶體內比在矽晶體內更容易移動,因此能有更快的傳輸速率。
北大的彭練矛教授曾這樣解釋過:“碳基半導體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優勢。”
“相對比矽基半導體來說,碳基半導體在處理大數據時不僅速度更快,而且至少節約百分之三十的功耗。”
仔細端詳著手中的碳基芯片,感受著那細密潤滑的質感,徐川都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感慨。
“真漂亮。”
這枚芯片很薄,很輕,拿在手上幾乎沒有太多的感覺,形狀四四方方、通體漆黑,但是用肉眼細看,還是能看到芯片表麵上一些隱約可見的鏤刻紋理。
當然,要說的漂亮,一枚漆黑的芯片,幾乎看不出多少紋路的黑色方塊自然談不上多麼的漂亮。
但在任何一個研究人員眼中,這枚漆黑的芯片比鑽石都還要閃耀,比寶石都要美麗。
畢竟在這小小的碳基芯片中,醞釀著的可是充滿著無窮遐想的未來.
尤其是對於華國來說,這更意味著被卡脖子已久的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它將為國家帶來全新的產業升級和經濟收益的巨大潛力。
如果說矽穀是米國國經濟騰飛的催化劑,那麼摩爾定律放緩是矽芯片走向沒落的導火線。
畢竟矽原子有自身的寬度限製,而量子力學帶來的隧穿效應也會隨著晶體管的不斷縮小,也會變得愈發嚴重。
儘管理論上來說矽基芯片的跡象能降低到一納米左右,但實際上當矽基芯片中晶體管的邏輯電路門的厚度低於七納米的時候,量子遂穿效應就會發生。
而且隨著納米數越低,遂穿效應也就會越嚴重。
伴隨著技術的發展,無論是量子遂穿效應還是光刻納米的難度,都會在各種各樣的因素綜合作用下限製矽基芯片的未來。
發展到現在,矽基芯片的未來上限其實是已經可以看到的。
但人類前進的腳步是不會停下的,如果說矽基芯片有上限,那麼尋找替代它的產品就是必須的。
而碳基材料就是此前研究最火熱的未來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