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雄芯係列產品發布會(2 / 2)

“看這些海報,你們已經將碳基芯片手機、電腦這些成品弄出來了?”

事實上,碳基芯片技術的突破,震驚的不僅僅是國外的半導體廠商和那些西方政府。

就連他們自己,都被嚇了一大跳。

星海研究院在聯合華威海思、中芯國際等企業研究碳基芯片上麵是知道的。

但對於這邊能否做出什麼重大突破,高層那邊其實並沒有抱有太多的希望。

畢竟星海研究院這邊是從原先的可控核聚變研究團隊轉變而來的,從能源領域跨行到芯片半導體領域,這跨度也太大了。

而國內研究碳基芯片的機構也不少,專業性的更是一大堆,但在這一領域,也沒見有什麼突破。

結果誰也沒想到,在這位徐院士的帶領下,碳基芯片技術,真的給弄出來了。

徐川笑了笑,開口回道:“暫時還沒有,不過華威那邊已經在根據目前的雄芯係列芯片進行手機、電腦等產品的設計了。”

“按照目前的情況,最長隻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就能推出第一款應用了碳基芯片的手機!”

一旁,華威的任總也笑著開口道:“三年!”

“最長三年的時間,華威將全麵改變內部生態,低中高三端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將全麵應用碳基芯片!”

“與此同時,華威旗下的其他產品,比如路由器、全屋智能、網絡設備等各種產品也都將按批次進行更換!”

“除此之外,我們還將調整鴻蒙架構,使其更適應碳基芯片的性能!”

這一刻,任正斐可謂是豪氣衝天,自信無比。

圍繞著碳基芯片與碳基半導體,華威將全麵配合星海研究院打造一套全新的生態產業鏈。

徐川笑著點了點頭,開口道:“碳基芯片應用手機電腦等產品並不是關鍵,按照之前敲定好的政策,我們需要圍繞碳基芯片,對整個半導體產業鏈進行完整的改變!”

“我們的目標是所有能夠應用碳基芯片和碳基半導體的領域,全都是實現更新換代!去矽留碳!”

聽到這話,這位科學技術蔀的副蔀長龍騰也忍不住誇讚了一句。

“好!好啊!”

“這才是華國芯!真正的希望之芯!”

碳基芯片的產品發布會在金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將手中的邀請函遞給了保安後,英特爾的總裁帕特·格爾辛格走進了會場中。

在早已經準備就緒的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一行人朝著即將舉辦產品發布會的內場走去。

看著那幾乎遍布整個會場的指示牌和海報,帕特·格爾辛格眯起了眼睛,打量著海報上不同的產品圖片。

而這其中,最讓他關心的,無疑是那一塊四四方方的碳基芯片圖。

那漆黑如墨的芯片上遍布著絲絲縷縷的神秘花紋,四周的柱腳猶如黑洞周邊的星光一般耀眼。

儘管知道這隻是通過電腦繪製出來的概念圖,但卻讓他心中不由自主的一緊,隱隱約約產生了一絲不妙的感覺。

難道華國真的已經研發製備出了成品碳基芯片嗎?

這怎麼可能?!

要知道,這可是連英特爾、英偉達、AMD等頂尖半導體企業都未能做到的事情。時至今日,他仍然不相信這是真的。

至於到底是不相信,還是不願意去相信,那就不清楚了。

上午九點五十,還有十分鐘碳基芯片·龍騰一代的產品發布會就會正式金陵國際會展中心展開。

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早已經落座,或忐忑或害怕或不安的等待著發布會的正式開始。

前排,和任正斐坐在一起,徐川看了一眼現在還沒有人的舞台,同樣在等待會議的開始。

不過兩人的心情就愉悅多了,碳基芯片技術的突破,無論是對於他來說還是對於華國來說,都是史詩級的裡程碑。

側了側身姿,趁著發布會還沒開始,任正斐笑著和徐川問道:“說起來,這可是在全世界半導體產業領域露臉的機會?徐院士您真不上去講兩句?”

徐川扭頭看了他一眼,笑著搖了搖頭,道:“沒什麼必要,我也沒這個興趣。”

任正斐笑著打趣道:“但要知道,這個會場內,恐怕至少有一半以上人是衝著你的名頭來的。”

聞言,徐川聳了聳肩,道:“如果說都是慕名而來的我就得上去講幾句,那我豈不是天天都得站在天上講話了?”

任正斐愣了一下,隨即哈哈笑了起來。

“我倒是差點忘了,你要是開場數學物理方麵的報告會,怕是場麵比這個還要震撼。”

他都差點忘記了,這家夥的本職是一名數學物理家來著,而不是半導體領域的人。

而且在前兩個領域,他的成就可比在半導體領域輝煌多了。

兩人閒聊著,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

對於徐川來說,這次不上台演講一方麵是他的確沒啥興趣。

另一方麵則是更多的培養的一些年輕人。

畢竟對於他來說,早就不缺這種在世界舞台上裝.咳.是露麵的機會了。

但其他人不一樣,尤其是國內的科研人員,更是難得有這種機會。

而這一次上台報告演講的,是從碳基芯片實驗室那邊挑選出來的人。

一名挺年輕的科研人員,叫做付誌傑,今年才三十五不到。

雖然年輕,但他在碳基芯片的研究過程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通過封裝技術,解決了碳基芯片容易受到溫度、濕度和化學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容易導致芯片性能下降或失效的缺陷,極大的提升了穩定性和可靠性問題。

而且,和徐川自己這種芯片領域的半吊子不同,這個付誌傑就是實打實的是芯片領域的人才了。

是早些年他從米國那邊挖回來的。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但他還有一個很出名的同學,叫做‘曹原’,那個在石墨烯研究領域赫赫有名的‘天才少年’。

兩人曾一起在麻省理工大學讀博進修,隻不過研究方向不同。

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完成後,徐川利用他自己和星海研究院的影響力,將兩人都挖了回來。

如今兩人都在星海研究院中工作,不過曹原仍然在繼續研究他的石墨烯超導,而付誌傑則加入了碳基芯片實驗室,並且這個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對於徐川來說,他從來都不吝嗇於獎勵這些科研人員。

比如這次上台報告的機會,既是獎勵也是鍛煉。

畢竟對於付誌傑來說,有這次的履曆加持,往後的學術之路,在國內無疑會是一帆風順。

九點五十八,會場的燈光陡然熄滅,四周陷入了一片黑暗中。

而舞台上,明亮又耀眼的燈光亮起,一名西裝革履,但姿態略微帶著一些緊張的年輕男子站在舞台中央,目光落在了台下的人群身上。

或許是因為第一次出現在這樣的場合,付誌傑臉上的神情有些拘謹,做了好幾個深呼吸才平靜了下來,然後儘量保持著平穩的語速做了個簡單的開場白。

在禮貌性的歡迎完在場的賓客後,並沒有像徐川這樣的學者或者是任正斐這樣的總裁一般,有著強大的氣場可以在舞台上插一些題外話,他直接就進入了主題。

從一旁的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一個裝有一枚小小碳基芯片的透明保護盒後,付誌傑將其舉了起來,正對著鏡頭,平穩的開口道。

“雄芯一號!雄芯係列芯片的第一款可商業化碳基芯片。”

“它是星海研究院聯合華威·海思、中芯國際、北大、水木大學等企業機構的合作研發的。”

“其雄芯係列碳基芯片,基於碳納米管材料製備,結合碳基芯片技術進行生產。采用了星海研究院名下的碳基芯片實驗室研發的碳納米晶體管+華威海思的先進的SoC架構+中芯國際的28納米多重曝光等多重技術共同完成。”

“標準雄芯一號商業芯片做到了在每平方毫米上集成1000萬顆碳基晶體管,總計10.7億顆晶體管.”

當付誌傑站在台上公開雄芯係列芯片的具體性能參數的時候,台下無數參與這場產品發布會的人,即便是已經提前在《探索》期刊上看到過了,但此刻仍然為之感到震撼。

每平方毫米1000萬顆碳基晶體管,總計10.7億顆!

四核心設計,主頻高達5.8GHz的同時,熱設計功耗TDP僅僅隻有30W!

最大內存通道數三個,最大內存帶寬是高達35.78GB/S

當這些測試實驗數據擺在所有人麵前的時候,會場內一片寂靜。

沒有人交流,也沒有人討論,詭異的寂靜之下躁動著各種各樣的情緒。

有驚訝,有詫異,也有震撼,同時還有迷茫、悲觀、驚喜、自豪.

所有人都像是看到了上帝或者神明一般,呆呆的看著舞台,目光聚焦在那一枚不過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

事實上,在今天來到這裡之前,在場的半導體行業內的人員,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公司企業的高管,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相信星海研究院成功的製備出來了和《探索·總刊》上公布的性能一樣的碳基芯片。

絕大部分的人都傾向於那篇論文上的芯片隻不過是推導的測試數據,或者是實驗室中不完善的產品。

以至於當它真實的呈現在所有人的眼中時,沒有人敢在第一時間相信,相信它真的被製造出來了。

更關鍵的是,它居然真的和《探索·總刊》上公布的論文數據性能一模一樣。

這怎麼可能?!

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一時間,在場所有人都像是失去了語言能力一般,呆滯而又震撼的看著台上的那枚小小的黑色芯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