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這三種氣體是最常見的溫室氣體,每一種都能夠起到吸收和釋放紅外輻射提升溫度的作用。
那麼放到火星上,這些氣體也可以在火星上起到類似的作用。
雖然說火星本身的大氣層非常薄弱,僅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左右。但根據他們這段時間在火星上的探測發現,在火星的土壤中蘊含有大量遠古時期的二氧化碳以及水資源。
如果能夠想辦法將火星地表土壤中的大氣激發出來,理論上來說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火星大氣的稀缺。
而如何激發出火星地表土壤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等溫室氣體,就是最大的問題了。
畢竟對於當前的人類來說,一顆行星,哪怕是火星這種體型在太陽係中偏小的星球,其體量之大,也是目前的科技幾乎無法撼動的存在。
當然,真要說辦法,那也並不是沒有。
比如核武!
早在2015年的時候,SpaceX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提出了一個激進的設想。
即通過在火星的南北兩極上空引爆核武器,通過核彈產生的高溫來溶化火星南北兩極的固態冰川以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迅速提升火星表麵溫度。
雖然這一設想在理論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其實際操作難度和潛在的生態風險使得它成為一個備受爭議的方案。
但在徐川這邊,他的想法則更加的激進。
沒錯!
在改造火星大氣的方案中,第二種方案就是通過大規模的核武器來對火星地表進行全麵覆蓋性的飽和式打擊。
當然,在這份方案中,即便是覆蓋性打擊也是需要地點也是需要進行探測考察的。
比如南北兩極、蘊含有大量吸附式黏土、曾經的海洋遺跡等等含有大量沉積二氧化碳和水資源的地方,才是重點打擊目標。
對這些地方進行爆破,通過核爆產生的高溫高壓來激發火星土壤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水蒸氣。
除此之外,核彈產生的衝擊波還會掀起土壤,連帶著在火星表麵形成一層厚厚的灰塵。
這些遮天蔽日的灰塵會隨著火星風暴而遍布整個星球,從而在短時間內快速的提高火星表麵的溫度。
從理論上來說,這的確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而且是否可行,還能夠通過尋找飽含二氧化碳的火星地表進行一次‘核試驗’,通過引爆一枚或數枚核彈,測試爆破後能激發出多少噸量的氣體和塵埃,影響多大的範圍等等。
一次先期的實驗,足夠給他們帶來大量的數據,以進行論文這套方案是否可行等等。
唯一的問題是需要大量的增加人類的目前的核武儲量。
以當前各國的核彈數量,即便是全部懟到火星表麵,也不過是堪堪給火星刮個痧而已。
當然,這是第二條方案。
而在這份報告中,第一種改造火星大氣圈的方案,遠比第二種方案更加的激進。
PS:明天加更,求個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