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航天領域的新秩序!(2 / 2)

然而對於那些站在矽基半導體產業鏈頂端的國家來說,就不是那麼的美好了,甚至用糟糕透了來形容都不為過。

就如同現在的米國一樣,從白屋到矽穀,從芯片廠商到媒體記者,下到平民百姓,上到國會的姥爺們,都在為了這件事而忙碌奔波。

那些無處不在神出鬼沒的媒體記者蹲點在老爺們想象不到的任何一個角落,然後隨時都有可能蹦出來將話筒或錄音筆塞進他們的嘴裡,喋喋不休的追問著政府有什麼能夠解決和挽救股市與米國的辦法。

但讓所有人都頭疼的是,麵對碳基芯片技術的突破,他們在矽基半導體領域經營了幾十年的市場和技術根本就沒有多少還手之力。

28納米的製備進程,還是采用的模擬矽基芯片的設計,製造出來的芯片在性能上就足以對比矽基芯片14納米的高端進程。

很難想象當碳基芯片找到真正適合自身結構的電路設計和功能設計後,其性能會強悍到一個怎樣的地步。

麵對這樣的突破性技術,如果說拿不出來與之匹配的對應發展,那麼國家政府的調節其實已經沒有多大的用了。

資本和市場會做出選擇的。

然而,令米國當局感到焦頭爛額的,並不僅僅隻有這一件事。

在碳基芯片技術的突破還掛在所有人眼前的時候,華國那邊又傳來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頭疼無比的事情。

那就是他們的載人登火工程,馬上就要將宇航員送上火星地表了!

這個航天領域中有史以來最讓人驚訝的消息,震撼了全世界。

尤其是對於米國來說,儘管早在華國當初開啟載人登火工程的時候就有了心理準備,但真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依舊難以讓人接受。

白屋,某間會議室中。

這位今年一月份才重新上任的總T先生再度召集了自己的幕僚團隊和相關蔀門的官員。

不過今天他們要討論的並不是華國在碳基芯片領域的技術突破,而是這個競爭對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

“最新消息,華國航天局在一個小時前公開了他們載人登火的進程,目前那艘航天飛機已經抵達了火星的近地投放軌道,將於明天上午上京時間十點鐘準時投放登陸艙,開展登陸行動。”

“另外,還有一個消息來自CIA,華國可能正在規劃在載人登火工程順利完成後,擬在月球上修建科研基地一樣在火星上同樣修建一座科研基地,並且在未來五年內展開第一波的火星移民活動”

會議室中,坐在首位上,聽著NASA宇航局的比爾森局長彙報,重新上任才半年的總統先生忍不住用手指揉了揉發酸的鼻梁,臉上寫滿了疲倦。

自從那家名為星海研究院的研究機構在航天技術突破後,華國在航天上的發展便如同插上了翅膀一樣。

航天飛機、載人登月、月球前哨科研基地的建造、國際月麵生物圈合作工程

一係列的航天發展,已經將他們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作為曾經全世界第一的航天大國,也作為最讓米國人曾經最為驕傲的領域,如今卻已然全盤潰敗,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手一步步的在外太空打破他們的壟斷,建立新的秩序卻毫無辦法。

而且現在更讓所有人悲觀的是,華國,即將實現載人登火這一創曆史記錄的史詩。

如果說載人登月他們還可以用過去已經登陸了很多次來勉強安慰自己,強行將華米兩國在航天上的水平拉到同一個階梯的話.

那麼麵對載人登火工程,他們幾乎已經沒有了任何其他可以給自己找補的理由。

畢竟,那是他們從未站上去過的領域。

如果那些華國人真的成功做到了將宇航員送上火星表麵,那麼他們就真正的輸了。

這對於一向以航天為驕傲,甚至已經形成了航天文化的米國人來說,無疑是有史以來最難受的一天。

但無論是對於當局,還是對於NASA來說,他們似乎除了眼睜睜的看著對方一步步的領先在自己前麵,越走越遠外並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

航天飛機技術雖然重啟了,堅韌號航天飛機的測試也挺理想的,預計今年就能執行載人登月任務,開展相關的太空探索活動。

但即便是重啟航天飛機,擁有了堅韌號,在麵對太平洋對岸的那個對手時,他們依舊難以望向其背。

如今兩個國家在航天領域上的差距,就像是二十世紀初時候一樣。

不同的是,領先的和追趕的已然完全相反了。

麵對小型化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空天發動機引擎為核心基礎的新型航天飛機,他們的堅韌號,連對方的尾燈都看不到。

更關鍵的是,他們幾十年以來幾乎所有圍繞著航天領域發展的技術,都是建立在傳統化學燃料運載火箭體係上的。

無論是NASA宇航局,還是SpaceX公司,亦或者是藍色起源、波音等等企業,無論是上個世紀還是現在,他們進入太空的手段依舊是化學燃料運載火箭。

而最令人絕望的也在這裡。

就如同矽基芯片碰上碳基芯片一樣,傳統的化學燃料運載火箭在麵對小型聚變堆+空天引擎的全新技術麵前,差距之大,宛如雲泥之彆。

從可控核聚變、到航天、再到芯片.在這三個現代社會最為重要的三大領域,他們全都一步步的輸給了對手。

尤其是現在,在華國人即將登陸火星的關鍵階段,任誰來都知道,他們在二十一世紀的這場太空競賽中,已經輸的體無完膚了。

不僅僅在月球的開發上嚴重落後了華國,更是即將丟掉第一個載人登陸火星的榮譽。

但更讓人無力的是,他們對此還沒有任何的應對措施,或者是解決辦法。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一點一點的在航天領域不斷的創新記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