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多一顆適宜文明居住的星球,其代表的意義可不止是1+1讓人口數量翻一倍那麼簡單。
尤其是這種需要文明本身進行改造的工程,如果真的能做到,對於擴展人類知識、推動科技發展、尋找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以及拓展生存空間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而且能夠改造一個,那麼就意味著他們能夠改造第二個。
這對於向來喜歡‘種田’的他們來說,吸引力簡直是無解的。
聊了一會後,有人微蹙著眉頭開口道:“如果火星改造的計劃可行,這項工程恐怕光靠咱們一個國家的能力不太夠。”
“而且,咱們也沒法單獨完成這種超級工程,獨占火星。”
老人點了點頭,道:“這種項目不是月麵生物圈工程,月球基地這種能比的,在月麵生物圈工程中我們能拉起歐洲聯合沙俄將米國隔絕在外。”
“但火星改造這個,我們恐怕做不到將其他國家隔絕在外麵,也沒法這麼去做。”
“真要做這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聯合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力量,共同完成,共同分配。”
一顆星球的價值,對於當前的人類來說已經是完全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概念了。
即便是他們再想單獨擁有火星,掌控火星,對於當前的形勢來說,也是不可能的。
真要這麼做,那就是逼迫所有的國家聯合起來反對他們了。
會議室中,有人點了點頭,開口道:“聯合其他國家的力量共同開發和改造火星這是最好的方式了。”
“不過.”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笑著開口道:“真要做的話,也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有資格參與進來的。”
聽到這話,會議室中的其他幾人都愣了一下。
能坐在這裡開會,自然很清楚這位同伴話語中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雖然說他們一直走的道路並不是這種方向的,但不得不承認,這種提議的確動人心扉。
畢竟火星這個蛋糕雖然很大很大很大,但少一個國家分,他們就能多一份不是麼。
而對於一個以星球為單位的資源來說,再少的一份都是龐然大物了。
一時間,會議室中的呼吸都有些沉重了起來。
半響,還是坐在首位上主持會議的那位老人率先從思量中回過來,笑著道:“這個到時候再說,但不管怎樣,咱們肯定是要在整個項目中掌握絕對的主導力量的。”
有人笑著點了點頭,補充了一句:“也必須要占據主要的份額!”
與此同時,另一邊,遙遠在數千萬公裡之外的火星。
乘坐在火星車上,輪胎碾壓在砂礫上,發出了“啪嗒”“啪嗒”的響聲。
在火星風暴的常年侵蝕下,科林托隕石坑中的那些拳頭大小的石塊有不少都已經非常的脆弱了,火星車碾壓過去直接就變成了碎塊,留下了一條淺淺的溝壑。
當然,也有很多堅硬的石塊,顛簸的火星車上下左右的晃動。
坐在火星車上,江新林操控著車輛朝著西南方向趕去。
在一片荒涼的戈壁灘上,他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目標。
那是一座圓柱形的生命維持單元,是另一架和瀚海號航天飛機共同出發執行登火工程的一代機投放下來的設備。
在火星上,他們將進行為期三天,嚴格的來說,是兩天半,六十個小時的探測活動。
而要渡過這兩天半的‘漫長’時間,光靠兩座熒惑號登火艙能夠攜帶的物資與設備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這一次的載人登火,他們還準備了一座臨時性的生命維持單元,也可以說是維生艙。
這座由星海研究院·航天研究所聯合航天集團共同開發的生命維持單元,裡麵儲備了足夠四名宇航員使用整整五天時間的氧氣資源、水資源、食物、睡袋等各方麵的物資與設備。
而且對於登火的四名宇航員來說,這其實是‘備用物資’。
沒錯,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座生命維持單元是備用的。
真正供應四人渡過這兩天半時間的,是瀚海號航天飛機!
在完成所有的物資與科研設備投放,以及對接一代機轉移了留守在上麵的桂海潮與唐勝傑兩人後,瀚海號航天飛機將在AI智能的操控下,測試性的降落到火星地表。
畢竟在設計的時候,部署有六台小型空天發動機的二代機,理論上來說是具備在火星上起降能力的。
如果瀚海號降落一切順利,那麼它才是四名宇航員真正的‘殖民艙’!
不過在那之前,他們還是得先檢查和展開這座小型的生命維持單元,以防萬一出現的意外情況。
駕駛著到火星車,江新林趕到了這座備用的生命維持單元麵前。
下車,他沉穩的走了過去,先是圍繞著轉了一圈檢查了一下結構是否有損壞,確認沒有問題後打開了保護罩,露出了裡麵的開關。
伸手將裡麵的紅色按鈕使勁按了下去後,江新林緩緩的推後了兩步。
收縮成圓柱形的殖民艙上半部分的保護罩一片片的脫落,露出了裡麵的折疊著的火星居住艙。
目前的居住艙看上去就像是折疊起來的一張半圓形大餅,整體白色,有著弧形的支撐結構。
這是航天集團那邊設計的火星居住艙,在注入空氣就能迅速鼓起,變成一個類似於帳篷的結構,裡麵有著足夠容乃四個人同時休息的空間。
有些費力的將折疊著的火星居住艙拖出來後,江新林快速的對其進行了充氣展開工作。
利用殖民艙中攜帶的小型空氣壓縮器,直接從火星上收集稀薄的空氣,填充進居住艙。
這一過程雖然很是緩慢,但居住艙仍然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
一邊留意著居住艙的充氣情況,江新林一邊將殖民艙中的其他可以拆下來的物資拆解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火星上的重力雖然相對比地球來說要低不少,但穿著宇航服在上麵活動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尤其是在宇航服增加了自身活動重量的情況之下,更不會出現在月球上隨便跑動一下就直接飛上天的情況。
這種較低重力但卻不影響宇航員外出活動的環境,相對比月球和太空來說,要舒服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甚至降落到火星上沒多久,江新林就感覺到自己長時間在太空中航行而積累的一些身體疲勞與問題得到了不小的緩解。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