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上,華國的實力並不強,這是事實。
儘管近些年的發展相當迅速,在小載荷的運載火箭技術上已經完全不弱於米國等西方國家,而且還啟動了自己的探月工程、空間站工程等項目。
但相對比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米國就有著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實力來說,差距還是挺大的。
畢竟如果按照這種來算,他們目前的航天技術,還不如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米國。
這種情況下,想要讓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重視華國的航天競賽,將對方拖入這個賽道,難度還是有點大的。
畢竟忽悠彆人,也總得讓彆人相信你才行。
你本身的實力擺在這裡,除非能直接用將航天員送上月球用事實證明自己,否則彆人都不一定會理會你。
當然,對於華國來說,重啟航天競賽,將米國拖入這個領域,拖延對方研發核聚變的進度,還是能夠做到的。
畢竟國家體量就擺在這裡。
再加上一代DT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實現,二代和三代可控核聚變都需要氦三,而氦三的珍貴程度不亞於氚氣,且幾乎無法通過人工手段合成。
而地球上的氦三很少,月球很豐富,借用研發二代可控核聚變的名義,去開啟航天競賽,米國怎麼說也會跟上一些腳步。
如果這個時候再有個學術威望很強的學者來支持航天工程,比如他,如果直接擔任探月工程的總設計師,米國恐怕也會慌。
畢竟一開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他們沒重視導致自己進度嚴重落後。
這類同樣的事情,誰也不敢再賭一次。
不過對於徐川來說,雖然這種事情聽起來挺有意思的,但和他內心一直堅定的科學理念近乎背道而馳,產生了極大的衝突。
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一世,他一直都在遵循一名學者,一名科研人員應該做的事情而去做事和學習。
對於一名學者來說,如果目標不再是追求真理,那這個人其實差不多也就廢了。
至少在學術這條道路上,未來幾乎很難再進步。
而且老實說,在他看來,就溫遠航說的這些目標,還真不是忽悠。
畢竟他是真的想做載人航天,載人登月等工程的。
像他以前和老人聊過的改造火星,那才叫.咳,那叫做談理想和夢想。
至於載人航天、探月、登火等工程,如果拿這種當做忽悠,他又要是給乾成了,這戰略性忽悠怕不是會直接變成戰略性恐慌。
思索了一下,徐川開口道:“老實說,我對於航天事業的發展是很看好的。但如果說,你們需要我站出來發表一些忽悠彆人的論文和看法,這種事情我恐怕做不出來。”
頓了頓,他看向溫遠航接著道:“而且在我看來,就載人登月,登火,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基地什麼的,這根本就不是忽悠。”
“真要忽悠,什麼質量彈射器、太空電梯、南天門計劃啥的不更加能忽悠人麼。比如質量彈射器,直接用大型電磁彈射裝置將航天器拋上天.”
對麵,聽著徐川的話,溫遠航默默地從口袋中掏出了便簽本,將徐川說的質量彈射器,天空電梯等方案記錄了下來。
看著正在做筆記的溫遠航,徐川微微愣了下,停下了口中的話問道:“你記這個乾啥?”
溫遠航輕咳了一下回道:“咳,我覺得徐院士您說的這些挺有道理的,所以就先記下來,後續再研究研究。”
微微頓了頓,他好奇的問道:“對了,徐院士,質量彈射器和太空電梯我都知道,但這個南天門計劃是什麼技術?”
徐川嘴角動了動,想了想還是解釋道:“這個不是什麼技術,是某家文化傳播公司做一個科幻IP。你可以用佰度搜一下,就能知道。”
聽到這話,溫遠航迅速掏出了手機,搜索了起來。
看了半響,他突然抬起頭,帶著一絲興奮的目光看向徐川,問道:“徐院士,我想問問,這個南天門計劃,有沒有可能真的實現?”
聞言,徐川直接就愣住了。
不是啊,我是讓你拿這個去‘戰略性’的忽悠彆人,怎麼你自己反而先被忽悠到了?
所謂的大道至簡,就是騙彆人要先讓自己都相信自己能做到?
但是這怎麼可能。
雖然那玩意中的關鍵能源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實現了,但根本就造不出來好嘛。
因為目前根本就沒有材料能撐得住這樣大體積和重量的航天母艦上天。
這種體型的母艦,以目前的材料造出來後,在大氣層內,可以說它隻要敢出現,就注定是會被重力撕裂。
而且拋開材料來說,也沒有發動機能提供如此大的推力。
雖說在外太空理論上來說的確具有實現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