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石墨烯的氧化還原外,在這份資料中,徐川敏銳的注意到了另一個細節的
在氧化石墨烯的還原過程中,因為使用了電化學還原手段。
磷酸鐵鋰電池中的鋰,被還原了出來,在整個過程中,與還原產生的其他物質結合形成了鋰鹽。
這是一項意外的成果,卻相當有用處。
拋開氧化石墨烯的還原不說,單就是這一項成果,就足夠申請專利用於處理磷酸鋰電池了。
事實上,鋰電池回收一直都是一項極大的難題。
回收回來的電池必須先進行預處理,包括放電、拆解、粉碎、分選。
儘管拆解之後的塑料和金屬殼體可以回收,但在這一過程中蘊含著不小的危險,更彆提鋰電池中麻煩更大的廢液處理。
照目前的技術水準,單隻廢液處理一項,就足以吃掉可憐的回收金屬收益。
掉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買賣沒人乾。可以說在目前技術條件下,幾乎很少有公司會主動投入鋰電池的回收產業。
市麵上能看到那些鋰電池回收,基本上都是在各國的政策下衍生出來的,可以說如果沒有補貼,沒有政策,恐怕鋰電池的最終歸宿隻有垃圾堆這一條。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那隻能說是這是一個額外的驚喜,還沒法引起他的重視。
引起徐川重視的,是在這一整套的過程中,透過計算材料模型的實驗數據,他注意到了在整個合成的過程中磷酸鐵鋰電池的廢液先被拆分,隨後這些混合物產生了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
但在整個電化學的還原過程中,二氧化碳並不是多餘的,它參與了氧化石墨烯和鋰鹽的還原過程。
這才是真正引起徐川注意的地方。
花費了一些時間,徐川將整個文檔看了兩遍。
並沒有起身,也沒有說話,他背靠著的辦公椅思索了起來。
辦公室中,剛燒好水泡好茶端過來的大師熊樊鵬越見狀也沒有打擾他,坐在了一邊安靜的等待著。
泡好的茶都涼了,徐川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對麵,樊鵬越見狀好奇的問道:“你剛剛在想啥?茶都涼了。”
聞言,徐川直接開口道:“想一種新技術有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雖然這會已經結束了思考,但他還是有點恍惚,腦海中餘留的構思並未全部消散。
“什麼新技術?”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才算是徹底回過神來,笑了笑道:“一種利用二氧化碳來合成碳化合物材料的技術。”
聽到這個回答,樊鵬越愣了一下,問道:“你怎麼想到這個上麵去了?”
伸手從桌上端過茶杯,徐川笑著開口道:“從剛剛看到的資料中想到的。”
聞言,樊鵬越又愣了一下:“哪兒?”
抿了口已經溫涼了下來的茶水,徐川接著道:“在磷酸鐵鋰電池電化學合成氧化石墨烯以及還原石墨烯的過程中,磷酸鐵鋰中的氧與負極石墨在電流與電解液的共同作用化合生成了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