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十來分鐘的時間就過去了。
<div css=tentadv> 台下的人群相對比之前騷動了不少,但大家卻依舊都在儘力的保持安靜的氛圍,既然是有所交談,也是壓低了聲音,以免乾擾到台上的思考。
到了這會,報告廳中的學者們大概也都知道了這位年輕的大牛似乎是有了新的靈感。
儘管強關聯電子體係並非數學界的難題,但在場的所有人都在期待著它能有一些新的突破。
畢竟數學是所有自然科學的基礎,是其他學科的語言。
如果說,物理學是研究自然規律與邏輯的學科,那麼數學本身就是邏輯。
它是人類主觀創造的思維工具,是基於現有自然規律與邏輯而進一步深入簡化的邏輯。
人類目前在這個宇宙常數內能觸手可及的事物是那麼有限,但是數學卻給了無限的可能,也帶給了人類無限的美。
它屬於泡沫中誕生的維納斯,也屬於G弦上的詠歎調,你可以從自然分形上體會海岸線的滄海桑田,也可以在保守混沌係統中創建宏大的星空,更可以在矢量空間當中創造自己的人工智能。
報告廳中,第一次跟隨著導師前來參加研討會的幾名學生不由自主的捏緊了拳頭,有些擔憂,又有些手足無措。
儘管並不是他們親自站在講台上,卻似乎能感同身受的體會到這份緊張。
當然,他們不清楚的是,他們站在台上的導師,內心絲毫沒有任何的緊張。
時間就這樣一點一點的過去,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就在台下的工作人員猶豫著要不要向領導彙報,提醒一下第三場報告會應該開始的時候,一直沒有任何動靜的徐川忽然動了。
他轉身從移動黑板的掛鉤上取下了擦板,三兩下將黑板上之前的算是擦的乾乾淨淨。
隨即,一支白色的粉筆點落在黑色的麵板上,一行行的算式隨著那隻手掌的舞動悄然躍。
【χ(q,ω)=∑kfkfk+qεkεk+q+ω.】
【λsp=8πe2vFπn√ω2(1+εsub)】
報告台下,當徐川忽的開始行動時,正保持著關注的陶哲軒陡然屏住了自己呼吸,全神貫注的盯著那幾麵黑板。
他的感覺,要成真了嗎?
隻是,這一次他能做到一個什麼地步?
是階段性的成果?
還是尋找到一種新的方法,將強關聯電子體係全部納入進去?
他不是物理界的學者,儘管在數學領域學習廣泛,也了解一些物理知識。但黑板上這種涉及到前沿物理領域的知識,依舊讓他有些迷茫。
而另一邊,已經重新坐了下來的愛德華·威騰,在看到那幾行算式的瞬間,瞳孔微微收縮,仿佛預感到了什麼,卻又不敢相信自己判斷。
無他,如果真是它這實在太驚人了。
不由自主的,他的呼吸也變得沉重了幾分。
報告台上,徐川沒有理會台下的聽眾,手中的粉筆依舊不斷的在麵前的黑板上勾勒出一道道的公式。
腦海中的思路支撐著他繼續前行,而在數學物理以及材料學上的研究與能力,是此刻他最有力的武器,為他的披荊斬棘,開辟出一條通明的道路。
與此同時,報告席聽眾席的前排。
看著黑板前徐川的背影,又看了一眼驚愕的重新站起來好友威滕,德利涅向他投去了詢問的視線。
“他這是在做什麼的?”
威騰的眉毛也緊緊皺著,一動不動的望著黑板,視線隨著那層列出來的公司而挪動,仿佛在跟著一起思考。
沒有得到回答,德利涅的目光落在了正在黑板前抒寫公式的徐川身上。
他這個學生,是不是有點變態的過分了?
數學、物理、天文、材料、化學、量子理論.還有他不懂的地方嗎?
真想不明白,他是怎麼做到在年僅二十五歲的時候,就精通如此之多的領域的。
哪怕是他的導師格羅滕迪克,在年輕的時候也不可能做到這種地步吧?
報告台上,直到數麵黑板都寫完了公式,徐川才停下手中的動作,愣愣的看著鋪滿算式的黑板矗立在那裡。
漫長的時間過去,他終是回過神來,長舒了口氣,將手中的粉筆丟到了粉筆盒中。
第二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了,因為黑板的麵積不夠用,被迫打斷了證明過程。
好在,他已經抓到了那一抹靈感。
如果不出意外,他能在接下來幾天的時間中補齊剩下的東西。
報告台下,看著徐川,威騰教授帶著一絲顫抖的聲音詢問道:“你做到了?”
徐川搖了搖頭,道:“暫時還沒有。”
微微頓了頓,他又補了一句:“不過至少我找到了一條應該可行的方向。”
威騰:“什麼方向?”
徐川笑了笑,道:“維度!”
說罷,他便離開了報告台,沒有返回座位,而是直接離開了會場。
PS:晚上還有一章,不過應該沒法在12點前發出來了,早上有,求月票!</div css=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