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彆想了,米鬼怎麼可能全球開放,它沒這麼好心的。】
網絡上,熱議四起,不少人支持這位答主的分析,覺得如此匆忙的登月就是在趕時間,在視宇航員的生命安全於不顧。
尤其是最後對於‘趕時間’和‘漠視宇航員生命安全’的觀點更是引起了大批人的討論。
甚至在有心人的帶領下,一批人在網絡上發起了請願,請求取消或推遲六月二十一號的載人登月工程,做好萬全的準備後再開始。
相關的討論,很快就傳遞到了星海研究院中。
雖然平常對於網絡上的事情並不是很關注,但這次的輿論聲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儼然已經發展成了浩大的聲勢,自然而然的傳入到了徐川的耳中。
在手機上看完了相關的報道後,他都忍不住搖了搖頭。
不得不說,這節奏帶的,真是絕了。
從這篇文章來看,所有的分析都可謂是句句合理,星海號目前來說的確隻進行了兩次無人登月實驗,也的確有一些趕時間的意味。
但對於宇航員的安全來說,卻是進行了繁多的實驗。
比如登月艙的登陸和返回實驗,星海號每一次無人登月,都攜帶了兩台登月艙,通過智能控製進行了登月艙的登陸和返回對接等相關的實驗,最大程度的確保了宇航員的安全。
而且,如果要說到底是誰在趕時間,為何不去問問nasa宇航局到底進行了幾次無人登月實驗呢?
此外,星海號和brf重型運載火箭的載荷之差,那就更是在扯淡了。
不可否認,在航天領域上化石燃料運載火箭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大推力、結構簡易製造方便都是它的優點。
但是隻談推力,不說推重比、也不說續航,完全就是拋開事實在耍流氓。
星海號電推進係統的推力的確比不上重型運載火箭,但也隻是在攀爬重力井時而言的。
如果進入外太空後,它所能承受的負載遠超了傳統的化學燃料火箭,哪怕是brf重型運載火箭公開的一百多噸地月載荷,也遠追不上星海號。
辦公室中,管理星海研究院日常事務的溫遠航看著網上的這些討論和分析文章,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深吸了口氣,壓下心中泛起的情緒後,溫遠航看向了徐川,微皺著眉頭開口道:“這些文章泛起的輿論有些大,需要我找人處理一下嗎?”
徐川抬起頭,笑問道:“處理?怎麼處理?是刪除這些文章?警告他們?然後找到作者關進去拘留十五天?”
頓了頓,他接著道:“如果能順手抓到幾個五十萬,還是可以的,畢竟這類人也的確該清理。”
“但如果僅僅是為了壓下這些輿論,在我看來並沒有什麼必要。我們也不可能讓網友們什麼話都不說。”
“正如這些文章所說的一樣,科技的發展是沒法弄虛作假的,相對比去管住所有人的口,還不如努力的去做自己的事情,用事實來說話,用事實來回擊更好。”
“我們的時間很寶貴,沒必要浪費在這些事情上,載人登月即將展開,多準備好準備工作,保障好星海號的發射工作和宇航員的安全更加的重要。”
隨手叉掉了手機上的新聞,徐川站起身,活動了一下身體,突然想到了什麼,扭頭看向坐在沙發上的溫遠航,開口問道:
“你說,這次的載人登月,我們弄個直播可行嗎?”
“直播?”聽到這話,溫遠航愣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的問道:“載人登月工程的開展是直播的啊,這個有安排,屆時ctv的媒體記者會跟進的。”
徐川輕笑著搖搖頭,開口道:“不,我的意思是全程進行直播!”
稍微停頓了一下,他整理一下思緒後接著道:“ctv直播的隻是載人登月航天的初始階段,並不直播後續的奔赴月球和登月。”
“我的意思是,在星海號上安置一個或多個攝像裝備,再配合ctv媒體的外部直播,對載人航天和登月的整個過程進行全程直播!”
對麵,聽著徐川大開腦洞的想法,溫遠航嘴角忍不住動了動。
這位還真是奇特,他竟然想全程直播星海號載人登月的過程。在曆史上,這可是從未有過的。
不過聽上去,似乎可行?
隻是
思索了一下,他快速的開口問道:“這可行嗎?技術支持嗎?而且壓力會不會太大了一點,萬一登月的過程中出現了意外的情況”
徐川笑著道:“理論上來說,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哪怕是登月有距離,也隻有不到四十萬公裡而已,以電磁訊號的傳遞速度,隻有一秒多一點的延遲。”
“而這一秒多的延遲並沒有太多的影響,如果要優化,也可以通過算法進行解決。這樣一來,全世界的網友都能通過直播看到浩瀚的宇宙和我們登月的全過程!”
“不過關於信號的穩定性,還是需要解決的,不過我們可以發射一顆或幾顆衛星上去,作為直播通訊中轉站,穩定訊號。”
“反正距離正式開啟登月還有時間,完全可以試一試!”
“等著,我給上麵寫個信!”
看著已經坐回了辦公桌後麵,掏出紙筆準備寫信的徐川,溫遠航嘴角動了動,欲言又止,剛想繼續勸阻最終又放棄了,最後隻能輕搖著頭無奈的苦笑了一下。
這位還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全程直播載人登月的過程?這種做法,哪怕是技術上能做到,也沒有國家會這樣去做。
畢竟萬一登月的過程中出現點什麼意外,社會上的輿論豈不是得爆炸?
到時候,無論是對於國家的航天事業還是這位自身的名譽來說,恐怕都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算了,讓他寫吧,想來上麵應該是不會同意這樣的做法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