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2 / 2)

甚至有部分鋰電池的容量和續航,早已經超過了當初徐川親自研發的‘羧甲基纖維素-鋰氟碳鋰電池了。

這也導致川海材料研究所這家一開始在電池領域名聲大噪的實驗室,如今也落幕了不少。

要不是最為核心人工SEI薄膜依舊暫時沒人能動搖,以及高溫超導材料還支撐著它的業務,估計它的存在就如同劃過大氣層的流星一般,閃耀一時,而後在輝煌中落幕。

當然,這也和徐川沒有將自己的研究和精力中心放在川海材料研究所有關係。

對於這家數年前成立的研究所,除了帶領團隊在裡麵完成了人工SEI薄膜技術和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外,他就幾乎沒有再管過其他的事情了。

不過放手歸放手,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大體研究方向卻一直都是他親手製定的。

比如這次突破的鋰硫電池技術,還在實驗室中研發的鋰空氣電池,超導材料研發,以及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碳化合物等一係列的技術,都是他親自指定的方向。

隻不過這些技術的突破,需要的時間可能有點超出他的想象和規劃。

原本徐川以為在人工SEI薄膜技術完成後,鋰硫電池最遲兩三年的時間就能完成。

結果現在都過去四五年的時間了,才有了一些變化。

如果是隻有川海材料研究所一家實驗室在研究這個也就罷了,四五年的時間也算不上什麼。

現在是全世界電池行業,可以說有投資的,幾乎都會研究鋰硫電池和鋰空氣電池,畢竟鋰硫電池和鋰空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的階段性發展步驟。

結果四五年的時間,全世界加在一起都沒有聽說過哪家企業在這一領域有突破的。

在鋰電池領域的研究,各大實驗室和企業,其速度比徐川想象中要慢上不少。

.......

與此同時,在徐川朝著川海材料研究所趕過去的時候,不出意外的,與黎曼猜想相關的話題又一次被引爆了。

在徐川將弱黎曼猜想的證明論文丟到arxiv上不到半個小時,全世界數學家再度將目光投向了這個預印本網站。

好在這次負責管理和維護網站的負責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第一時間反應了過來,將備用的服務器全都加了上去,這才勉強的維持住了蜂擁而至的流量,讓眾多的學者能在第一時間看到相關的論文。

而與此同時,MathoverFlow國際數學論壇上,討論的聲音如同海嘯般襲來。

【arxiv!徐教授!弱黎曼猜想的證明!】

【啊?】

【上帝!難以置信,這才幾天的時間?!】

【從他之前上傳的時間來算,這篇弱黎曼猜想的證明兩者間間隔還不到一周!準確的來說隻有六天零九個小時!】

【嘶~!這也太快了吧?】

【不對吧?徐教授上傳到arxiv上論文,不是研究詹森多項式和π(x)質數計數函的嗎?】

【我建議你好好學習一下數學再來這裡。】

【詹森多項式是以丹麥數學家詹森對它的研究而得名的,它與黎曼猜想具備相等價的零點分布性質,即詹森多項式的零點全都是實數。也就是說,隻要你能證明詹森多項式的零點全部是實數,你也就證明了黎曼猜想!】

【我沒記錯的話,這一等價命題好像在很長的時間裡甚至比黎曼猜想本身還難對付來著。】

【是的,因為詹森多項式有無窮多組——彼此間以所謂的“度數”相區分,每組又各有無窮多個——相互間以所謂的“偏移”相區分,要想解決它,難度在目前的基礎上恐怕比黎曼猜想還大。】

【至少黎曼猜想已經有了臨界帶收縮法的證明方式,也將其推進到了No(T)>0.4N(T)。】

......

MathoverFlow數學論壇上,相關的討論異常的激烈。

不過絕大部分的話題都集中在對徐川能這麼快就完成弱黎曼猜想的證明以及他所研究的路線和方向上麵。

至於這篇論文本身的正確性,反而沒有多少人去討論和研究。

畢竟在弱黎曼猜想的證明論文出現後,還有時間在網上衝浪的學者,基本上都是看不懂論文的‘學渣’了。

那些能看懂論文的大牛們,此刻基本都沉浸在論文中。

.......

另一邊,米國,加州,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旁邊不遠處一棟彆墅中。

正沉浸在利用徐川創造的工具研究黎曼猜想的陶哲軒忽然被一陣手機鈴聲吵醒了。

緊皺著眉頭從一旁的書桌上的拿起手機,是他的助理打過來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動了一下,他接通了電話。

“懷亞特,我不是說了沒什麼事情不要打擾我嗎?”

對麵,女助理的聲音快速的傳遞了過來。

“抱歉,陶教授,這就是您吩咐的事情。arxiv上,您讓我關注的那位徐教授上傳了一篇新的論文。”

聞言,陶哲軒愣了一下,呼吸也急促了兩分,他抱著一絲僥幸的心理快速的問道:“徐教授的論文,哪方麵的?”

“黎曼猜想方麵的,從論文的標題來看,似乎是弱黎曼猜想的證明論文。”

聽到這句話,陶哲軒沉默了好一會,隨後拋掉了手中的筆,倒向了椅子的後背,默默的盯著不遠處的原色木門。

就在女助理都差點以為電話被掛斷了的時候,陶哲軒才開口道:“將論文轉到我的郵箱來吧。”

“好的,教授”

掛斷了電話,陶哲軒盯著書房的天花板默默的看了好一會,臉上的表情帶著一絲複雜。

他原本以為他的速度足夠快了,這一周的時間,利用那份工具和論文繼續往下研究針對黎曼猜想的突破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

甚至可以說已經看到了弱黎曼猜想的身影了,再給他一個月的時間,或許他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然而僅僅是一周,那個人就已經將弱黎曼猜想解決掉了。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