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接下來怎麼做?(1 / 2)

重生09:合成係男神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三章:接下來怎麼做?周瑞拿出厚厚一遝稿紙,凝神查看了起來。

雖然是自己看自己的東西,但離了那種“偽大師時間”的加持,周瑞依舊看著有點晦澀艱難,隻能說很慶幸留下了手稿,否則一覺醒來,腦子裡能留下多少東西還是未知數。

現在有了手稿,他大致能摸清昨天的脈絡。

昨晚天之啟示的表象,是一種“電控可調節全波段吸波薄膜”。

而天之啟示的內核,則是一種全新的“複合結構超材料”。

所謂“超材料”,是一個目前剛剛被提出的概念,一直到周瑞重生前才逐漸斬頭露角,進入實際應用。

超材料指的是:元素本身並無奇特之處,但在微觀層麵,擁有精密的幾何結構和尺寸,從而改變了物理性質的全新材料。

還是拿爛大街的碳舉例,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所帶來的物理性質可以說天差地彆,這是第一層麵。

比如金剛石和石墨烯。

第二層麵:再上升一個維度,當石墨烯與石墨烯之間存在不同的幾何排列後,還會造成更多性質變化,比如當兩層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非規超導電性。

元素就像是塊磚,當科學手段隻止步於宏觀的時候,這塊磚隻涉及“硬不硬”,“大不大”等單一屬性。

但進入微觀層麵後,人們就會發現原本那些爛大街的“磚”,既可以蓋出高樓大廈,也可以用於製造陰暗下水道,不同的排列,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結果。

這就是“超材料”。

這張成品膜內的沉積層,擁有著一種全新的特殊幾何結構,由三種金屬和一種非金屬半導體組成,元素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彆之處,但它們的每一個幾何角度,排列結構,都代表著一種全新的科研成果。

他從“天之啟示”中薅下來一把,雖然由於自身知識儲備的欠缺,沒拿完整,但卻打開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周瑞不由感歎,“天之啟示”這四個字,係統是真沒吹,對得起這個名字。

哪怕僅僅是手稿上的東西,周瑞感覺寫成論文可以直接上“自然”了。

但接下來的問題更具體一點.

周瑞該怎麼做?

如果按照正常科研工作者的邏輯,應該是寫成論文,然後找吳華民或者於存德審閱,然後被“震驚”,投稿發表。

還得是國際期刊,之後因為周瑞是新人,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發酵,發酵後全世界各個實驗機構被“震驚”,然後各種什麼什麼領域多少年內最重要的發現,然後周瑞斬獲神童、天才等頭銜,科研領域擁有了自己的名望。

再然後就是全球的相關實驗室,會有大量人湧入這個全新的領域,根據周瑞的論文不斷驗證,半截“天之啟示”被不斷地完善,今天美國突破了某個參數,明天日本研發出高效製備方法.當然,周瑞本身和國內科研力量也會參與進去。

這裡麵可能會經曆幾年的時間,甚至更久。

前世周瑞對科研有不少疑問,比如有了什麼成果後,為什麼一定要發論文公布,為什麼不直接注冊專利,這一世接觸科研之後就理解了。

首先,對於99.9%的論文來說,隻是科研上的“進展”,而非“成果”。

捂在手裡也沒有任何實際利益,反而發出去可以獲得各種現實世界的好處,對求職、申請經費,積累學術聲望有重大意義。

對於絕大數研究者來說,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有點發現趕緊“兌現”了再說,如果領域熱度上去了,參與的人多了,自己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剩下的那0.1%的“成果”,你可以注冊“發明專利”,但不能注冊“發現專利”,比如磷酸鐵鋰、鈣鈦、石墨烯,這些東西你隻能注冊“如何製備”的工藝專利,但你不能說這世界上所有同類物質都是我的,伱們不能用,不能研究。

而且即便是發明專利,也很難取證.電視裡那種一張專利證書甩過來,走遍全世界都有理的事情,夢裡想想就好了。

專利隻是民間範疇內的軟約束,隻在商用領域有意義。

真正牛逼的不叫專利,叫“保密”。

專利尚且需要公布“方法”,保密那就是乾脆不知道,也無從被模仿。

b2塗層需要注冊專利麼?df-17需要注冊專利麼?

層級一上升,哪個聖母國家會僅僅因為“專利”的約束,袖手旁觀?

科學是無國界的,但科學成果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