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萬語,李文倩最終隻能說道:“那你明天做什麼.”
“梁良來滬上了,約著周末一起吃個飯。”
李文倩幾乎不假思索的說道:“那我一起。”
“好。”
“後天呢?”
“後天幫你看看歌曲?”
“嗯”
掛了電話,周瑞沉寂了一會兒,準備翻開書本繼續看書的時候,房門卻被敲響了。
開門一看,果然是米能文。
周瑞:“打完了?”
米能文搖搖頭:“大孩子了,不方便打。”
而且還被拿捏住了
米能文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選擇直說:“你介意冠名一首歌麼?”
周瑞:“哈?”
原來是米小武堅持要問阿瑞老師要到一首邀歌,才願意守口如瓶+乖乖回家。
米能文不想麻煩周瑞,心想有沒有可能自己出錢在市場上收一首質量好的,就騙她是周瑞寫的。
反倒是周瑞報了個假名,這是小事,沒必要再討論。
“她鬨也是在美國那邊鬨,應該翻不起什麼浪花來,和這邊市場關係不大,當然我不清楚這種事對於作曲人來說,是不是很過分的要求,如果你不願意”
周瑞道:“她一個亞裔在美國搞這個,能搞出名堂來麼?”
哪怕是之前的李文倩的《notangry》雖然純英文的原因是有傳遞到國外的,或者說西方,但終究有一道名為“種族”的隔閡,使得這首歌在國內火爆異常,在國外隻是小範圍內流傳。
這就是現實,你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你覺得隔閡在於“物質”,你努力到什麼都有的時候,發現隔閡在於“文化”。
結果削尖了腦袋往裡送,改了文化改了習俗,最後最後發現,原來隔閡其實是“種族”,這個是改不了的。
迄今為止,周瑞兩世都沒聽說過,任何華裔在西方搞音樂能搞出什麼名堂。
“算了,我也不關心這個.你準備花多少錢收歌?”
米能文想了想,音樂這麼高雅的東西怎麼不得有個:
“200萬?”
當然了,邀歌的價格是完全主觀的,便宜的也能出神曲,貴的也可能是垃圾,另外如果是圈內流轉,還要參考人情等問題。
不過這個價格在10年,已經是非常非常有競爭力了。
去找隔壁奶茶倫都不是沒可能,說不定人家看你是個大資本方就給了呢?
周瑞爽快的伸出手,截胡了隔壁老周:“200萬,你給我,我給你寫。”
動動筆頭子的事情,剛好分一半打回清河一中,補充進“周瑞獎學金”裡麵。
“但我不管製作,錄音什麼的,她可以回美國慢慢折騰。”
米能文舒了一口氣,感覺輕鬆了很多。
“好的.我明天讓人打款給你,需要多久?”
“半個小時。”
米能文:??
米能文本以為周瑞是已經有“存稿”,結果周瑞轉身從抽屜裡拿出了許久沒用的空五線譜紙,又拿出一隻記號筆。
“曲風有要求麼?”
米能文想了想:“適合年輕女生?純英文?其他應該沒了。”
周瑞點點頭:“簡單,你等我一會兒,很快就好。”
半小時後,米能文就出了1501。
“卡號回頭發你,記得打錢啊,建議多打8萬湊個整數,另外趕緊去注冊作曲,彆讓你妹再找我了,我不管製作的事情。”
“嘭”
門關上了。
米能文有些發懵:208萬算什麼整數?
不對,這不重要,重要的是
他低頭看向手裡的四章曲譜。
開頭寫著:《callmemaybe》
不是這也太快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