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在航空領域學習各類知識的時候,在蓉飛查閱各種資料的時候,對錢老很熟悉。
或者說,全球航空、航天領域,至今仍需要借鑒這位的智慧。
共和國藍星第一的導彈技術,也還在錢老智慧的守護下。
同時,錢老還有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成就。
他是工程自動化的創始人,在被軟禁期間,為了讓某國放鬆警惕,短暫的不再研究火箭等敏感技術。
用閒暇時間,寫下了一本改變曆史的巨著《工程控製論》,是人類史上最早的,研究“自動化控製”、“係統工程”的著作。
周瑞站在屏幕前,看完了整個視頻。
錢老的一生,成就太多了,故事也太多了。
視頻隻是截取了一次專訪的一小段,不超過五分鐘。
周瑞下移視線,看到台子上刻著錢老的簡單生平。
寫著“1911—2009”。
剛好是周瑞重生的那一年.但他當時居然沒印象。
因為那時他剛進入大學,還沒有走上科學的道路,主業是寫歌.
周瑞收拾了一下崇敬的心情,說道:“繼續吧。”
婁陽點點頭道:“請跟我來。”
之後的講解裡,周瑞係統的了解了共和國航天發展史。
五十年代,依靠手鍛、手焊的艱難條件,在沒有橡膠、沒有鋁的限製下,製造出了射程590公裡的“快遞一號”。
六十年代,導彈技術與蘑菇彈技術適配,守住了共和國的安全底線,得到了世界民族之林裡的“免死金牌”。
七十年代,第一顆衛星發射,長征係列橫空出世。
八十年代,一箭三星,返回式衛星,接連突破。
九十年代,載人航天開始立項。
至此,邁入周瑞熟悉的21世紀,越發不可收拾。
載人航天技術、北鬥技術、探月技術.一年一個樣。
長長的走廊,既有掛在牆上的珍貴資料、照片,也有一些微縮比例的模型。
周瑞突然覺得,這裡的名字,起的確實很不錯。
這裡記錄的,就是華夏人的“問天之路”。
不是帶著神秘主義的去“問天路”。
而是,腳踏實地,走出了一條“問天之路”。
可能是有始有終吧,在“問天之路”的末尾處,依舊是錢老的內容。
錢老的遺照,和一份在中科大教書時的備課手稿。
是不是真跡,周瑞無從判斷。
上麵寫著:
“我們祖先,早就有了飛到天體上去的理想:嫦娥奔月。”
“‘火箭’,是我們的勞動人民,在約1100年左右的南宋時代發明的雛形。”
“後流傳至印度,再在印度殖民時期,被英國認識。”
“這門學科的終極目標,就是解決‘星際航行’。”
“完成我們祖先的理想。”
旁邊的車乾,一直很沉默。
看到這裡的時候,明明隻是一張普普通通的紙。
卻突然眼睛有點發紅。
一滴淚水落下,車乾有些局促的抹了抹。
周瑞再次駐足良久。
眾人一起朝外走去,周瑞突然對婁陽說道:“如果‘問天之路’末尾的地方,能加一句話就好了。”
“什麼話?”
“,以待後人”
婁陽突然站定了.
所有人回頭看去,婁陽有些失神。
“06年的時候,錢老最後一次來局裡,也說過類似的話。”
“宇宙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