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世界中,“敬天一號”上有著巨大的篆體logo,以及自家“開明智能”的簡體logo。
不過擬態指揮係統目前隻表現結構,不表現顏色,所以指揮中心內看不到。
但電視畫麵內,被一切為二的對比,同頻率卻又是如此一致。
西昌基地,也同樣是忙碌的模樣。
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第一階段:發射過程,是以西昌為主。
千裡之外,西昌指揮中心內,這一次車乾站到了眾人前方,和單春元分彆擔任正副指令長。
“發射倒計時10分鐘,遙測情況第四次彙報。”
他的聲音有點發顫,以前是習慣站在濤哥身後,之後是習慣站在老板身後。
媽媽,我出息過頭了.
單春元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給他了一個鼓勵的眼神。
整個指揮中心,也不會給他繼續感慨的時間。
“各級各係統遙測均正常!”
“智能原件自檢正常,組網信號穩定。”
“發射倒計時五分鐘,燃料注入情況彙報!”
“全子級,燃料注入達到標準。”
不算漫長,但絕對高度集中的幾分鐘過去了。
車乾深吸了一口氣。
“發射倒計時!一分鐘!擺杆擺開!”
西昌基地二號發射塔,“敬天一號”頂端,用於注入燃料和穩定箭體的擺杆朝兩側打開。
等待著最後的指令。
車乾:“發射準備就緒,請指示!”
略微的停頓後,西昌指揮中心內,響徹著萬戶基地傳來的聲音。
“準許發射,祝各位好運!”
老板沉著的聲音,讓車乾精神一震。
凝神看著時間
而後,郎聲道:
“各部就位!發射倒計時十秒!10、9”
“5、4、3、2、1!點火!”
“點火!”
下一刻,無數慕名而來,聚集在西昌基地觀景台的遊客,爆發出海嘯般的歡呼。
“敬天一號”,以一往無前的威勢,直衝雲霄!
有人瘋狂拍照,有人歡呼雀躍,有人突然跳到了觀景台邊緣,開始仰著頭做深蹲。
並將錯位的角度,拍成了視頻,好像火箭發射到了他的
不過很快,又從他嘴裡飛了出來。
朝著湛藍的深空而去。
——————
“起飛成功!”
“起飛時間:京北時間11點25分037毫秒!”
周瑞凝視著麵前的擬態火箭,這東西自然不會真的飛起來,但背後的發射井在逐漸落下,營造一種起飛的視覺落差。
從起飛時間來看,果然全智能火箭,大大減少了係統時間冗餘,以往發射一般滯後都是300毫秒起步,老型號的動力係統,甚至有可能滯後數秒。
周瑞將視線從擬態火箭,轉移到了後方的水墨大屏。
現階段,萬戶基地隻需要看著就成,大廳內響徹著西昌基地的各項彙報。
起飛後17秒,開始程序轉彎。
起飛後170秒,助推器關閉,智能連接點啟動分離程序。
作為一枚全回收火箭,敬天一號的四枚助推器,也是可以回收的。
但往日,因為缺乏視角,在如此高的空間,地麵人員隻能通過數據,模糊在腦海裡構建相關姿態。
並且即便數據有什麼波動,也很難及時做出調整。
但今天卻不相同。
萬戶基地內,擬態火箭的助推器同步脫落,被四個支撐點帶著分離,消失在主體下方。
但很快,白色空間的另外半邊,升起了四枚單獨的助推器結構,它們一開始是傾斜著的,甚至微微打轉,如實的反映著數萬米高空,助推器的實時狀態。
“助推器姿態調節啟動。”
擬態助推器,逐漸開始抵消自轉,擺正姿態,最後調控風板展開,垂直的向下。
很快,落區的反饋也抵達:“落區一觀測到助推器,回收姿態正常。”
周瑞暗自點點頭。
擬態指揮模式,果然更直觀,更高效。
當然,與敬天一號自身的智能組網更先進、更優秀也有很大關係。
這枚火箭,除了最不值錢的整流罩,一根爆炸螺絲都不會浪費。
哦對了,敬天一號沒有爆炸螺絲了,而是智能連接件,同步率比爆炸螺絲還高。
這是全球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火箭回收發射,但與它代表的其他意義相比,這隻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
很快,一二子級分離,整流罩分離,所有的變化,都直觀的反應在了萬戶基地指揮中心。
也展現在了電視機、電腦前千千萬萬觀眾麵前。
以前大家看火箭發射,基本就看前十幾秒。
這往後啊,全憑腦補。
找也找不到,屏幕上的數據看也看不懂,就聽著“這個成功!”、“那個啟動!”。
和盲人聽戲差不多。
但這一次,他們清楚看到了,火箭是如何分離各部件的,運動姿態又是如何從垂直變為切線,整流罩是豎著裂開而不是向礦泉水瓶一樣打開。
航天,在他們的腦海裡,第一次有了清晰的模樣。
就連一些專業人士,也有了更直觀的概念,哪些書本上描繪的東西,終於可以被肉眼觀測到了!
萬戶基地內,因為主體越來越小,擬態模型開始逐漸放大了比例尺。
載荷倉內,被整齊堆放成矩形的“乘客”,清晰可見。
新的彙報響起:
“進入近地軌道,載荷倉分離,載荷進入目標區域!”
從此時起,發射階段正式宣告取得圓滿成功。
重達22噸的載荷,被成功送至了既定高度。
除了小部分人員,還需要繼續關注回收部件的情況,大部分人,已經轉移了注意力。
在那個以6:1比例尺,擬態出來的載荷整體上。
周瑞沉聲道:“一階段結束,進入二階段。”
而後說出了那句,令無數人記憶深刻,流傳許久的話。
“南天門計劃,啟動!”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