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嗯,衣食無憂怎麼不算米蟲呢(1 / 2)

蘇玉茹染的顏色都是常見的,蘇大海隻看了一眼,就知道這事妥了。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按照從李老板那裡學來的方法,仔細地檢查了一遍布。

確定沒問題後,兩家開染布坊的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蘇家出錢,蘇玉茹出技術,利潤平分,但染布坊的大小事宜由蘇大海管理。

染布坊建在梅花紡織廠的旁邊,因為染布的人需要力氣大,所以工人招的都是男人,同樣是從村裡招的。

此外,染布坊的工錢和和福利朝紡織廠看齊,中午包一頓飯,節假日還有其他福利。

村裡的男人們早就眼饞紡織廠待遇,一聽說要招人,隻要是家裡手腳健全的都來了。

為了一個崗位,平日稱兄道弟的都快打起來了。

經過蘇大海和村長的層層麵試,兩天後,染布坊需要的工人就招夠了。

選上的開心得跟過年似的,而沒選上的雖然垂頭喪氣,但誰也沒有鬨事。

因為一開始蘇大海就考慮到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儘量選那些家裡沒有人在紡織廠上工的。

剩下一些雖然不在紡織廠也不在染布坊,但他們家裡都有人負責照料養雞場那邊,還有蘇老太的養豬場在籌備,到時候需要人去照料。

蘇紹平那邊,更是時常需要人幫他打磨部件、砍樹什麼的。

蘇大海粗略看了一下,發現全村除了年紀太大和太小的,幾乎全都有活乾。

本來很多人家都不讓女娃去念書,但現在家裡大人都在忙,索性把小女娃們也打包去學堂了,不過這也導致很多人家都沒人做飯。

蘇家和村長一合計,也在學堂開了食堂,按人頭收費。

這要是放在以前,估計蘇家和村長都要被村裡罵死。

但現在家家戶戶都忙著掙錢,很痛快地把錢交了。

畢竟食堂飯錢不貴,一個大人七天的工資就夠兩個娃吃一個月的飯,怎麼算都是去上工劃算。

而且,本來有幾家因為太窮,連媳婦都娶不上。

但因為一家人都有活乾後,一下子成了香餑餑,上門結親的人絡繹不絕,還幾乎都是附近村裡的人。

不過更多的是有遠見的人家,直接全家落戶來村裡。

看著村裡突然多了十幾戶人家,村長喜得牙花子藏都藏不住。

一個村的人口代表著這個村的富裕程度,以前桃源村也就是個中等村,但現在,一躍成為昌寧縣最富有的村。

短短幾天,看著村裡翻天覆地的變化,蘇昭昭突然有種夢回大鍋飯的感覺。

不是,這步子跨得這樣大的嗎?

工廠、大鍋飯,這村裡還有什麼驚喜是我不知道的?

以防萬一是記憶出錯,蘇昭昭還特意去回想了一下劇情。

沒錯啊,是傳統的古言。

【難道是穿越的人太多,產生了蝴蝶效應?】

【那現代化不會提前出現吧?】

蘇昭昭嘀咕了半天,愣是沒想過問題出在她身上,而正在照看她的蘇大河則是露出了然的神色。

果然,現在這一切都是對的。

隻要按這樣發展下去,那個前所未有的未來就會出現!

幾日後,養豬場建好了。

養豬場和養雞場一樣,也是全村入股,而豬的名字則改為了桃源豬。

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蘇昭昭的一周歲生辰到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