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秀牽著蘇昭昭的手走進廳堂,打斷了鄭文昌的話。
“三哥,家裡怎麼突然出現賊人了?”
鄭文昌扭頭,看見是兩人後解釋道:“一個賊人進府偷東西,不過已經被抓住了,我擔心他還有其他的同夥,正在讓人仔細搜查。”
鄭文秀恍然大悟,而後不解道:“這人想偷東西不應該是晚上來嗎?怎麼青天白日也敢來偷東西?”
“今天人多,或許他是想渾水摸魚。”鄭文昌隨口說了一句,而後看向鄭老夫人道:“娘,您記得讓人檢查一下您的東西,看看有沒有少的。”
鄭老夫人點點頭道:“娘明白,你爹他們那裡也讓人查一下,要是少了,好讓那賊人吐出來。”
【少是不可能少的,隻會多一些東西,嘻嘻……】
鄭文昌本想離開,聽到這話後腳步頓時停下來。
【要是我沒有記錯的話,那個東西現在已經放在書房了吧】
鄭文昌一臉茫然,不偷東西反而放東西,誰家小偷這麼好心腸?
【不過話說回來,鄭家一個個都是睜眼瞎嗎?那龍袍明晃晃地放在花瓶裡都沒人看見!】
鄭文昌如雷撞擊,手不自覺地打哆嗦。
他聽到了什麼!
鄭家的書房裡的花瓶中有龍袍,一旦被人知道了,這可是誅九族的謀反大罪!
【嘖嘖嘖,這些人栽贓陷害謀反都是一個套路,不是龍袍就是玉璽,沒新意】
不過彆說,雖然沒新意,但勝在好用啊!
在書裡,鄭文昌因為官銀被劫一事滿門抄斬。
但說是滿門抄斬,其實死的隻是鄭文昌和他的妻兒。
因為官銀被劫一事傳到京城後,鄭家壯士割腕,直接把鄭文昌劃去族譜掃地出門了。
在古代雖然講究連坐,但一旦被劃去族譜,就相當於劃清界限,兩家人互不相乾,所以最後死的隻有鄭文昌和他的妻兒。
鄭家其他人雖然被明帝責罵,但好歹沒掉腦袋。
不過半年後,鄭家有個下人指認鄭家謀反,還說鄭家藏著龍袍。
結果顯而易見,果然在鄭家書房裡的花瓶中找到了龍袍。
然後鄭家連喊冤都來不及,就被誅了九族。
當時看書看到這裡時,蘇昭昭就忍不住嘖嘖兩聲。
公天下變成家天下的弊端就是,除了站在頂尖那個人,其他人都相當於他的奴隸。
一旦奴隸生出謀反之心,不管是事實還是被陷害,他都會選擇殺雞儆猴。
很不幸,鄭家就是這隻雞。
明帝知道鄭家沒有謀反,但為了打壓那些蠢蠢欲動的人,他毫不留情地定了鄭家的罪。
鄭文昌的眼神裡出現了一絲迷茫,聖上知道鄭家無罪,但為了威懾他人,選擇誅了鄭家九族,這樣的帝王還值得他賣命嗎?
他是堅定的保皇黨,哪怕隨著明帝年事已高,朝中大臣開始站隊,他都沒有動搖過保皇黨的決心。
但這一刻,鄭文昌有些迷茫了。
哪怕未來登基是有著仁心之稱的太子,一旦他坐上皇位,難保他以後不會變成聖上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