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兩個字猶如晴天霹靂,震得在場的幾人頭暈眼花,連呼吸都快停止了。
那邊蘇昭昭還不知道自己的話帶來了多大的衝擊,腦海裡還在回憶有關這次瘟疫的劇情。
在書裡,黃河決堤後,明帝迅速派人去穩定局麵,開倉賑災的同時,還以工代賑、移民就食。
原本這一套組合拳下去,天大的災情也該緩解了。
但沒想到負責賑災的官員們沆瀣一氣,貪汙了絕大部分的賑災銀子,導致給受災百姓喝的粥清可照人。
飯沒吃飽,還要去乾活,導致很多百姓不是死在洪水裡,而是死在做工上。
死的人多了,餓急眼的百姓就鬨起來,想要討個說法。
為了防止事情鬨大朝廷追究下來,負責的官員們隻好想辦法改善災民的夥食。
然而吃進去的銀子沒有再吐出來的道理,思來想去,他們派人偽裝成災民,把那些被洪水衝走的家禽打撈起來,做成菜給災民們吃。
剛開始他們擔心出事,隻敢打撈那些活的家禽。
連吃了兩天,見災民們沒事後,便連著死了的家禽一起打撈。
又過了幾天,這些官員膽子越來越大,加上糧食實在不夠吃,隻要是帶肉的動物,包括死了的人,都成鍋裡的菜。
因為是一鍋燉,各種肉類都混在一起,災民們誰也沒發現問題。
直到洪水退去的前一天,災民們接二連三的發熱咳血、上吐下瀉,眾人才發現不對。
大夫隻來看了一眼,就斷定他們感染了瘟疫。
負責的官員們得知此事後,立刻派人把所有的災民看管起來,隻要人一死,就立刻拉去火化。
不到三天的功夫,災民就死了大半。
出了這麼大的事,朝堂那邊自然是瞞不了。
等明帝派來的欽差到了之後,官員們立刻甩鍋稱是有些災民舍不得被洪水衝走的死雞死豬,悄悄地打撈起來吃,這才感染了瘟疫,還傳給了其他人。
欽差自然不信這套說辭,然而不等他查清楚,才兩天的功夫,災民又死了一大半。
而他帶來的兩個禦醫,其中一個白天剛進去給災民看診,等到晚上時人就沒了。
見瘟疫傳播得如此迅速,欽差不信也得信了,便匆匆回京向明帝交差。
明帝本來就擔心瘟疫傳到其他地方,聽到這事後,暗中下令讓人把所有的災民處理了。
最後在這場天災中,死了近兩萬百姓,而來賑災的官員,一個個賺得盆滿缽滿。
蘇昭昭在心底無奈歎口氣,從災民們的症狀來看,他們感染的應該是鼠疫和霍亂。
原本隻感染一種疫病,對於古人來說都是滅頂之災,更不要說同時感染兩種。
可在她看來,這場人禍本該是可以避免的。
鄭文昌也是一樣的想法,他沒想到這些人竟然為了錢,害死了近兩萬無辜的百姓!
他們真該死啊!
蘇有民咽了口唾沫,把腦海裡的信息消化完後問道:“文昌,陛下打算派誰去賑災?”
黃河決堤的消息今天早上才送到宮裡,蘇有民又沒有資格上朝,所以他還不知道是誰負責去賑災。
“陛下下令讓工部尚書趙大人負責此事。”鄭文昌回道。
【哦豁,又是這個趙紳,看來瘟疫也跑不了了】
鄭文昌的心一沉,以前不知道就算了,現在知道了,他一定不能讓這件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