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紹安滿臉猶豫,“妹妹,這不好吧,要是三叔知道了……”
話還沒有說完,蘇紹安便看見蘇昭昭癟著嘴巴,眼淚在眼眶裡打著轉。
看著她眼淚即將掉下來的模樣,蘇紹安立刻舉手投降。
“妹妹你彆哭,我幫你寫!”
蘇昭昭沒有說話,而是看著大丫三人,臉上的意思很明白。
大丫三人被看得頭皮發麻,接二連三開口道:“我幫你寫。”
得到四人的保證,蘇昭昭這才把眼淚收回去,而後開心地給他們安排任務。
蘇紹安寫二十張,大丫他們寫十張。
至於她,她還小,拿不動筆思密達。
從書房出來後,蘇昭昭見四周沒人,立刻拉開袖子看了一眼。
剛才為了哭出來,她使勁地掐胳膊,看著胳膊上青的發紫的指甲印,她是真的想哭了。
一晃又是一天,蘇大河算了算時間,捐款賑災的事應該在發酵了。
果不其然,晚上吃飯時,蘇有民和蘇紹平都不約而同說起捐款賑災的事。
“聽說崔太師要捐十萬兩銀子做賑災,這麼多銀子,我一輩子都數不清。”蘇有民感慨道。
以前在桃源村時,想著能賺一百兩,都是光宗耀祖了,誰能想到這些大官捐個錢都是十幾萬起。
蘇紹平咽下嘴裡的飯,嘟囔道:“才十萬兩銀子,我聽說盧太傅要捐十五萬銀子呢,難怪都說崔太師比不過盧太傅。”
蘇有民滿臉詫異,疑惑道:“我怎麼聽說盧太傅要捐的是五萬兩銀子?什麼時候變成十五萬了?”
“爺爺,你的消息落後了,十萬兩銀子都是早上的事了,下午那會兒盧太傅就改了。”蘇紹平解釋道。
聽著這番話,默默吃飯的蘇大河在心裡給鄭文昌點了個讚。
崔家和盧家都是世家大族,而崔太師和盧太傅又同為三公之一,兩人多年來一直不對付。
現在這兩人的戰火都被挑起來了,其他人還遠嗎?
恐怕這次賑災籌集的銀子,會超乎每一個人的想象。
第二天一早,各個大臣要捐款賑災的事在京城裡傳播開來,與此傳來的,還有這些大臣捐款的數額。
眾人都在討論哪位大臣捐的錢最多,京城的賭坊裡甚至還開了盤,賭哪位大臣能成為功德碑上的第一人。
在眾人討論的同時,朝臣捐的錢也在不斷變化。
不過不是變低,而是捐的錢越來越多,而且幾乎每隔幾個時辰,捐款額就會變化一次。
也不知道鄭文昌是怎麼做的,每次那些大臣剛改變主意,不到半個時辰,新的捐款額就會傳遍全京城。
其中崔太師和盧太傅捐的錢直逼五十萬兩銀子,京城裡但凡說得上名號的大臣也不遑多讓,全都是以萬起。
隨著傳言越演越烈,眾人吃瓜吃到嘴軟,賭坊那邊的盤也越開越大,此時各位大臣卻苦不堪言。
他們本想和以前一樣,隨便拿個幾百銀子應付一下就得了,可沒想到鄭文昌這個天殺的搞出來什麼功德碑。
什麼功德碑、太廟他們都不在乎,自家又不是沒有宗祠。
他們在意的是,死對頭竟敢壓在自己頭上!
今天他敢這樣做,明天就敢當眾打他的臉。
俗不可忍孰不可忍,這口氣必須拿下!
又過了一天,端午宮宴便到了。
蘇家本來沒有資格去參加,不過明帝格外開恩,恩準蘇有民和蘇老太去參加。
得知宮宴允許帶著家屬去,兩人一合計,便把蘇昭昭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