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曆史老師說過,古代知識傳播慢,其實很大原因是印刷效率跟不上】
聽到這話,蘇大河和鄭文昌恨不得為蘇昭昭口中的曆史老師鼓掌。
鄭文昌還好,鄭家是官宦人家,從小不缺書。
但很多古時流傳下來的孤本都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手裡,有些孤本彆說看了,鄭文昌都隻聽說過名字。
至於蘇大河更慘,他讀書多年,一本書都沒有買過。
他的書不是找同窗借書來抄寫的,就是在石碑上拓印的,這本《名人故事》是他這輩子收到的第一本書。
不過問題來了,印刷機是什麼?
【以現在的科技,應該還做不出來印刷機,不過石版印刷術應該可以做出來吧】
蘇大河和鄭文昌眼睛一亮,這個石板印刷術,一聽就很厲害的樣子。
不過可惜從蘇昭昭的心聲裡,兩人並沒有聽到這個東西怎麼製作。
但聰明如蘇大河,瞬間就想到了一個人。
又聊了一會兒後,鄭文昌便走了。
眼看到了蘇紹平散值的時辰,蘇大河讓下人在大門口等著,等蘇紹平一回來便讓他來書房。
大約半個時辰後,蘇紹平就來了。
蘇大河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道:“紹平,你有沒有辦法改良印刷術?”
這話問得蘇紹平摸不著頭腦,他直言道:“我沒有試過。”
“紹平,你能不能試試?現在的印刷木效率太低,我想更簡單,更快的辦法印書。”蘇大河道。
“我可以試試。”蘇紹平毫不猶豫道。
蘇大河極少讓他做事,現在這麼做一定有他的理由。
蘇昭昭正坐在一旁吃點心,聽到這話後,腦子裡不由自主地想起在B站看到的,有關印刷術發展的科普。
什麼凸版印刷、平板印刷、凹版印刷、孔板印刷、軟板印刷、鉛活字版印刷術……
優缺點說得頭頭是道,一個個專業術語聽得兩人目瞪口呆。
而之前蘇昭昭說的石板印刷術,就是一種平板印刷。
結合其他印刷術的優缺點,蘇紹平認為石板印刷術更適合當下。
除了前期投入大,以及墨需要特製外,石版印刷術百利而無一害。
想到這裡,蘇紹平對蘇大河道:“三叔,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一定改良好印刷術。”
“那就交給你了,如果你有問題,可以隨時告訴我。”
蘇大河本想直接告訴蘇紹平製作石版印刷術的辦法,但話到嘴邊又被他咽下去。
萬一蘇紹平問他怎麼知道的,那就尷尬了。
自從蘇紹平當官後,腦子都靈活了不少,一般的借口還真騙不了他。
所以他打算等蘇紹平陷入瓶頸時,再隱晦地提示他。
“紹平,你的發動機研究得怎麼樣了?”蘇大河突然問道。
聽到這話,蘇紹平瞬間激動起來。
“我研究出來了!”
正在吃點心的蘇昭昭愣住,手裡的桂花糕咕嚕滾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