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四千多年(1 / 2)

<b></b>

“有賭注嗎?”托尼饒有興致的問道。

“一個酒杯。”夏亞說,“那可是個好東西。”

“聽上去就不錯。”托尼說,酒神的酒杯一聽就不普通。

夏亞抬起頭看向加蘭特,“你現在在做盜墓工作嗎?”

“探險。”加蘭特強調道。

夏亞點了點頭,這個時期的歐洲盜墓者每個都說自己是探險家。

“我想要去追尋文明的足跡,那個金字塔的存在肯定距離現在很久了。”加蘭特說。

夏亞笑了笑,默默的拿起了麵前的洛神花茶喝了一口道。

“你們要去探尋的,是胡夫金字塔,對嗎?”

“胡夫?”

這個時代顯然還未曾開始對於金字塔的研究,進去的隻有盜墓者,而那些盜墓者顯然隻對於裡麵的寶藏感興趣,至於裡麵的主人是誰,沒人在意。

不說研究這個文明了,不要破壞那些珍貴的壁畫就不錯了。

“就是最大的那個金字塔。”夏亞說。

加蘭特回過神來點了點頭。

頓了頓,他似乎是意識到了什麼,探頭問道,“您認識那個金字塔的主人?”

“這要看你怎麼定義認識了。”夏亞說,“我沒見過他,但我知道他的名字,他叫胡尼胡夫,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希臘人稱他為奇阿普斯。”

加蘭特點了點頭,“這裡的人對於這些金字塔的來曆完全不知曉。

歐洲也很少有關於這裡的記錄。”

古埃及人從未想過要寫一部編年史,把發生的一切真切詳實地記錄下來。儘管他們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文字。他們的曆史寫在壁畫上、浮雕中或者墓壁上,散碎零星。

所以對於埃及文明的研究也隻能從這些壁畫上尋找。

但是某種意義上,古埃及人也是第一個書寫曆史的民族。

研究古埃及曆史的工作其實早在公元前300年就開始了。

當時亞曆山大大帝剛剛去世,約托勒密王朝第一、二代國王在位時期,一個埃及名叫曼內索的祭司用希臘文寫了一本30卷的埃及曆史書,翻譯過來可以直接叫《埃及曆史》或者《埃及史冊》。

他借助一些紙莎草紙文獻和一些零星的記載把他所知道的所有法老王劃分成30個王朝,這種劃分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令人惋惜的是,這本書在愷撒大帝征服埃及的時候付之一炬,隻有一些零星的內容傳世。

對於信仰基督教的歐洲人而言,古埃及的那些地名、人名什麼的,並不算陌生,畢竟,《聖經》中就出現過。

但也僅此而已。

當時歐洲人對埃及的了解,大抵來自那些古希臘、古羅馬人的記載。

對於更多身處埃及的阿拉伯人,以及偶爾來到這裡的歐洲人,他們眼前的這片廢墟遺址毫無意義。

在另一個世界中,真正開始大規模研究埃及文明的,還是拿破侖。

當時他打到埃及的時候,帶去的不隻是戰艦300餘艘、軍隊近4萬人。

還有法蘭西科學院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化學家、礦物學家、東方學家、技術人員、畫家、詩人、文學家等200餘人。

埃及考古史上許多驚人的發現都發生在拿破侖遠征埃及之後。

在這些人當中,有一位名叫多米尼格·維萬·德農的貴族藝術家,他是由拿破侖美麗的妻子約瑟芬推薦來擔任繪製說明圖的。他從進入埃及的那一刻起,就深深迷戀上了這裡的一切。

他雖然對埃及文化所蘊含的一切一無所知,但他憑著敏銳的觀察力,用那熟練的筆,徑自畫下了他看到的一切。他帶回法國的無數精致的畫稿,為考古學家研究埃及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