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您算是問對人了,我這裡的葡萄酒,應該是世界上最好的。”夏亞自信的說。
愛因斯坦笑了笑,不以為然,所有酒館老板都說自己家的酒是最好的。
夏亞轉過身走向了一側的酒櫃,從最上層拿下了一瓶葡萄酒,他用酒起子打開了上麵的塞子。
隨著“彭”的一聲,濃鬱的酒香緩緩的在這酒館內彌漫。
愛因斯坦深呼吸了一口氣,將這酒香吸入鼻腔,眼睛眯了眯,臉上露出了陶醉的神色。
接著,他睜開雙眼,難以置信的說,“這真的不是用了什麼工業合成的嗎?”
“當然不是,現在哪裡有這種技術。”夏亞笑道。
愛因斯坦聳了聳肩,“誰知道呢,現在科學進步的速度,就連我都反應不過來了。”
夏亞從櫃子底下拿起了四個高腳杯擺放在了桌子上,然後提著那瓶葡萄酒給其中三個杯子都倒了點。
而其中一個則被他推向了愛因斯坦。
“怎麼是四個杯子?”愛因斯坦好奇的問道,這裡滿打滿算也才三個人而已。
“等下我會有一個朋友過來。”夏亞說。
愛因斯坦點了點頭,接著迫不及待的拿起了麵前的高腳杯,輕輕搖晃了一下,輕抿了一口。
他在很小的時候對葡萄酒很感興趣,成年之後也去了很多地方喝葡萄酒。
隨著他將狹義相對論發布出名之後,他也參加了許多的上流社會的宴會,也喝了那些大資本家跟貴族收藏的葡萄酒。
但這些葡萄酒,都不如這家酒館裡的酒,除了濃鬱但並不刺鼻的果香之外,令人迷醉的回甘回味無窮。
特彆是在喝完這酒之後,愛因斯坦有一種身心都無比舒暢的感覺,甚至於他的腦海中都多了不少新的靈感。
他回過神來,看了看杯子中的葡萄酒,感慨道。
“你說的沒錯,這確實是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
夏亞笑了笑,他好奇的問道,“我想,您應該是看不見這些運動的粒子的,可是,您是怎麼發現的這種現象的呢?”
“數學。”
“數學?”
愛因斯坦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神秘的笑容,“你不要小瞧了數學了,雖然很反常識,但它所推導出來的結果,擁有極大的正確性。現如今的絕大多數的物理學家,也都在用數學來推導各種物理現象。”
事實也確實是如他所說的那樣,就比如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是描述物質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論。
它認為,物體的質量(或引力)越大,時間就會越慢,也就是說,物體的引力場會扭曲時空。
這個理論修正了牛頓力學中關於引力的理解,提出了“引力是時空彎曲的結果”這一觀點。
但是在這個人類還未曾走出星際的時代,想要對於這個理論進行驗證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未來,人們通過對於宇宙的中具有大引力場的星辰的觀測,還有一些特殊物質的閃爍等,從各個方麵證實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
也就是說,愛因斯坦僅僅一個人,就用純數學的方式,沒有依靠任何工具的,提前了幾十年以近似預言的方式得出了這個理論。
“說實話,在狹義與廣義相對論被我推導出來後,我腦海中浮現了一個想法。
這個想法如果能成功,我在曆史上的名字,或許要比特斯拉還要響亮!”
“能跟我說說嗎?”夏亞說。
“當然。”愛因斯坦笑道,“在廣義相對論寫完後,我的腦海中冒出了一個想法。
既然萬有引力都可以用數學的方式推出一個“萬能公式”。
那麼電磁力學呢?甚至於其它他物理現象呢?
是不是也可以用一個統一的“世界方程”把他們直接聯係起來?
使用一個方程,解釋整個世界!”
愛因斯坦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輝,他無比期待於那個未來。
夏亞點了點頭,“聽上去很利害。”
他是另一個時空的人,所以對於愛因斯坦的這個研究,他是很清楚的。
這個“世界方程”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統一場論”
指的是將引力與電磁力進行統一。
在後世,在統一場論的基礎上,多了一個大一統論,多了弱力與強力。
世界上有四種基本力,弱力、強力、電磁力跟引力。
大一統論就是使用一種理論將它們統一在一起,用一個方程式來解釋宇宙。
它並不是一個玄乎的東西,它就像是元素周期表一樣,能讓人類更加了解這個世界。
是諸多科技最重要的基礎。
當然,統一場論的難度可要比元素周期表要難的多的多了。
愛因斯坦建立統一場論的目的,是要將他的引力理論,即廣義相對論,與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統一起來。
如果能成功,統一場論將成為愛因斯坦的巔峰之作。
但愛因斯坦的進展並不順利,受到計算機技術的限製,沒有任何一個實驗的結果能證明引力和電流磁場之間存在關係。
雖然建立了在任何維度中彎曲空間理論的黎曼也堅信引力和電磁力都能用簡單的黎曼幾何推導來證明它們的統一。
但很可惜,除了這些,在愛因斯坦的頭腦中沒有任何可以證明他想法的辦法。
而這時候,量子理論正蓬勃發展,大批優秀的物理學家投身其中,跟隨愛因斯坦研究統一場論的人寥寥無幾。
漸漸地,針對愛因斯坦以及統一場論的善意提醒或尖銳的批評都隨之而來。
批評者中包括愛因斯坦的朋友兼同事沃爾夫岡·泡利,泡利說了一句著名的話。
他說:“上帝撕碎的東西,不希望人們拚合起來。”
泡利借這句話暗諷統一場論不可能成功。
建立統一場論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偉業。
在愛因斯斯坦死後,數十位世界頂級的科學家群策群力,使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建立起了三種力的統一模型。分彆是強力、弱力與電磁力。
而即使如此,引力都仍舊未曾與這三種力統一,他們毫無頭緒。
引力與其餘三種力的不同點是,引力是宏觀力,是星體存在的力量,而其餘三種力是微觀力,是原子間的力量。
微觀世界或許還可以觀測到,但星體則要難觀測的多。
而愛因斯坦一個人就想將最困難引力與其中一種力進行統一。
在這個技術受限的時代,將二者統一,幾乎是人力所無法完成的奇跡。
如果能獨自完成,愛因斯坦被稱之為物理學真神,完全不為過。
愛因斯坦晚年一直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用了半生研究的統一場論沒能成功,也沒有追隨者。
這位本該擁有更多偉大創造的物理學家,最終於1955年孤獨終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