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手機上顯示,此次試煉任務的名字叫做三個人的房間,任務名本身就是一種隱性提示。”陳歌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感覺好像猜到了什麼:“屋子裡有三個‘人’,門楠算一個,夢境中不斷靠近的男人算另外一個,而此時房間裡還有第三個‘人’的存在,這第三人會不會就藏在鏡子裡?”
陳歌雙手撐著洗漱台,朝兩邊掃了一眼,他發現廁所垃圾桶裡扔著兩個空的洗發露瓶子。
“門楠才搬到這公寓樓裡多長時間,就已經用完兩瓶洗發露了?如果他隻是在夢境中洗頭,現實裡的洗發露怎麼會少?難道這孩子有夢遊的習慣?他會在大晚上一個人跑去洗頭?”陳歌想了一會又覺得不太可能,之前和高醫生交流的時候,對方說過。為了排除公寓本身的原因,高醫生曾將門楠接回自己家裡,可是門楠的噩夢並沒有停止。
“暫時排除夢遊的可能,但是假如門楠是在清醒的時候,短時間內用掉了兩瓶洗發露,這就更奇怪了,他為什麼要瘋狂洗頭?”
再愛乾淨的人一天洗一次也就頂天了,可是門楠卻在很短的時間內用完了兩瓶洗發露,洗漱台旁邊的第三瓶洗發露也隻剩下半瓶了。
“人在什麼情況下會一直洗頭?頭癢?頭發臟了?或者感覺頭發裡有東西?”陳歌靠在牆壁上思考:“門楠兩次在學校裡和人打架,第一次是因為發現窗簾上的動物圖案不對稱,第二次是因為數不清楚餡餅上的芝麻,這個人應該是患有嚴重的強迫症。”
對於一個有強迫症的人來說,稍有一點不對頭的地方,他們都會去努力糾正,如果糾正不了的話,就會覺得渾身難受。陳歌覺得門楠瘋狂洗頭,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問題的答案,隻有門楠自己清楚,他估計向高醫生隱瞞了一些很重要的東西。”陳歌這邊正在推測,手機突然震動了起來,拿出來一看,竟然是高醫生發來的短信。
“門楠的家庭環境有點複雜,和我之前調查的結果不太一樣。我把門楠的病情告訴他家人後,他的家人反應非常冷淡,隻是說會給門楠的銀行卡裡打夠治療費用,沒有一點來九江看望他的打算。這個事我不方便讓門楠知道,所以隻能給你發短信來告訴你。”
“親兒子病了?做家長的竟然不願意過來陪伴?”
“我也沒有想到,之前我詢問門楠和他身邊同學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門楠出生在一個很和睦的家庭裡,我還特意翻看了他的社交平台,裡麵有很多感恩家庭的文章。”
門楠向外人展示出的自己是一個生活在溫馨家庭裡,受過良好教育,性格開朗、專業紮實的好學生,可實際上這一切有可能都隻是他的偽裝。
陳歌看完短信,又把自己剛才的發現告訴了高醫生。
沒過多久,高醫生回了他幾條短信。
“強迫症大致能分為四類:擔心、儀式、潔癖、完美,經過我的觀察,門楠的病症不屬於這四類中的任何一類,他洗頭似乎僅僅隻是因為有這個需求而已。”
“在我看來門楠的表現更像是另外一種心理疾病創傷性應激障礙,就比如地震發生後,個彆幸存者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高度警覺的狀態,他們很難擺脫地震帶來的陰影,大腦會反饋給他們一種錯誤的信息,似乎地震隨時都會再出現一樣。”
“門楠的症狀和創傷應激障礙很像,他神經緊張,眼珠亂轉,代表他很沒有安全感,就好像有什麼東西會隨時出來傷害他一樣。在這種情況下,他去洗頭,有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