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之戰大獲全勝。
戚繼光上報之後沒有多久,胡宗憲的嘉獎令就下來了。
嘉獎令中不僅讚賞了戚繼光這個將領,而且還點名表揚了玩家們,說他們“驍勇善戰”。
玩家們本來就因為打退了倭寇高興,這下還被領導的領導表揚了,那還能不驕傲得意嗎?
要是身後有個尾巴,估計那尾巴都得搖起來。
“我已經說厭了,但是我還是想說,這遊戲太好玩了吧!”
“這次的這些倭寇設計得好像比之前的瓦剌兵更猛了!”
“請讓倭寇多來點吧,這些倭寇明顯不夠打的啊!”
“這是刻在骨子裡的基因,打倭寇比打瓦剌的時候,我更有勁兒!”
“同意!而且這個鴛鴦陣真的太厲害了!我們在那幫倭寇麵前就是無敵的!”
“確實,隻不過這個陣法這麼厲害,叫什麼名不好呢,非要叫什麼‘鴛鴦陣’?聽起來不夠有氣勢啊,要是不知道的說不定還得以為是像‘情誼綿綿劍’那種一男一女練的招數呢。”
“那你想起個什麼名?”
“怎麼著也得個‘大威天龍霹靂無敵狂霸皇槍’之類的吧?”
“……笑死,這名字太中二了,要是用了你起的這個名字,好好一個陣法直接從三次元變成二次元的了。”
“你們看麵板裡的積分沒有?我發現我這一場戰鬥加了快要一百積分了。”
“我也是!可能事第一場仗,所以加的分比較多吧!”
玩家們還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偉大。
要知道東南沿海的倭患一直以來都非常嚴重,甭管朝廷上下,都很頭疼,因為倭寇太過凶悍,以至於很長時間以來,他們往東南沿海這邊派了不少將領,但一直都沒有能夠有效壓製住倭寇。
直到玩家們的出現。
更為難得的是,玩家們可是新兵啊,一上來就打退了倭寇,而且還是以這樣壓倒性的優勢打敗他們,這就很厲害了。
玩家們表現得這麼突出,李雲卿給積分的時候當然也不會含糊,所以積分加的就比較高了。
包括戚繼光手下在內的那些大明本地的士兵和將領也都很高興,而在這片喜悅之中,還有一個人保持著警惕。
那就是戚繼光。
雖然寧海之戰他們取得了勝利,但是他卻總覺得有點不對勁。
雖然就連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些新兵搭配上鴛鴦陣法的確厲害,但是這是不是贏得有點太順利了?
而且他之前得到的情報明明是說倭寇出動了上萬人的大部隊,但是今天他見到的這些倭寇最多也就幾千人而已,那剩下的倭寇去哪兒了?
他的擔心很快就得到了應驗,晚些時候,消息傳來,一支幾千人的倭寇隊伍已經到了新河。
要知道新河可是戚繼光的大本營,不僅是他,還有他手下的很多將士的家都在這裡,而且他們此番出兵寧海,新河城
內正是空虛之時,這個時候倭寇攻擊新河,城內那些老弱婦孺該怎麼辦?()
戚繼光手下立刻有人請命想要趕回新河,但是寧海到新河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趕回去的,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他們才能趕到,這可該如何是好?
?本作者桃花朋提醒您最全的《帶十萬大學生保衛皇城!》儘在[],域名[(()
這事對於他們是難事,但是對於玩家來說卻易如反掌,當初在京城的時候,他們不也是瞬間就能趕到居庸關的嗎?
正好玩家們打倭寇還沒有打過癮,聽見倭寇都趕去新河的消息了,便自告奮勇地想要前去新河支援。
一同來寧海平倭的俞大猷皺著眉頭道:“現在問題的關鍵並非是誰去增援,而是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要知道那些倭寇早就已經到達新河了,而且消息從新河傳到這裡也需要時間,所以距離倭寇攻打新河應該已經過了許久了,那新河城能不能支撐到現在都兩說。
“時間的問題你不用擔心,我們這群人腿腳都好,甭管多遠的路,隻需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便能到達,這樣可來得及了?”趙文騫問。
“一刻鐘?”
俞大猷震驚地道:“這裡距離新河至少也得有一天的路程,你們是怎麼能一刻鐘就到的?”
“這個你就彆管了,我們自然有我們自己的辦法,你就說能不能來得及。”
“如果你們真的能一刻鐘到達,那應該還是來得及的。”
但關鍵是,這根本不是人能辦到的事兒啊。
“那就成了!”
要知道一刻鐘也就是十五分鐘,十五分鐘啊,他們都能登遊戲好幾次了,下線去上個廁所再回來都來得及。
玩家們直接跟戚繼光請命:“戚將軍,既然時間不等人,那就讓我們先去吧,我們保證會很快趕到的,反正寧海這邊的倭寇已經都打退了,你們隨後再趕來,你看行不行?”
雖然戚繼光跟俞大猷一樣,也不知道玩家們到底用什麼辦法能那麼快地就趕到新河,但是時間不等人,他的妻兒、還有他身後那麼多將士的妻兒都在城中,如果新河真的被倭寇給打下來了,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這群新兵的身份他也是一直存疑的,倒不是他懷疑這幫新兵是什麼奸細,而是懷疑他們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要是普通人的話能直接剝皮剝肉嗎?
而且他們經常莫名其妙地一下子消失、又莫名其妙地一下子又全部出來,說話、做事的風格也與當地他見過的百姓截然不同。
他想起女兒告訴他這幫人是天兵,可是讓他就這麼相信這幫人是神仙也有點太扯了,等這次打完仗以後,他還是回去好好問問他家乖寶兒吧。
大家都在看著戚繼光,等著他做決定,最後他終於拍板,“好,那就由你們先去新河支援,路上一定要小心,倭寇一向狡詐,這次更是來勢洶洶,我恐怕他們還留有後招,你們如若碰上了他們,一定要謹慎,切勿魯莽!”
“放心吧,戚將軍。”
玩家們集體下線,再換登入點登入遊戲。
() 而這番操作表現在戚繼光他們眼前就是玩家們轉眼之間就消失不見了。
俞大猷跟玩家們接觸的時間還不算長,看見這個畫麵,頓時揉了揉眼睛,“戚將軍,是我眼睛花了嗎?”
戚繼光笑笑:“說實話,自從招了這些新兵進來,我也在經常懷疑自己的眼睛到底有沒有出問題。”
玩家們雖然已經去了,但是到底能不能成事誰也不知道,他們這些大部隊也要趕緊跟上。
然而戚繼光卻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讓大部隊原地駐紮,隻派手下的胡守仁帶著部分士兵趕去新河支援。
這個操作可把其他將領給看懵了,現在新河可是被倭寇團團圍住了,而且城內空虛,各種親兵加起來也就幾百人,剩下的都是普通百姓,還有很多婦女和孩童,就靠這些人就想抵抗住倭寇,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俞大猷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直言道:“老戚,不會是因為你對那家中的王氏不滿,所以想要趁機除掉她吧?”
俞大猷越想越覺得是這麼個事兒,這戚繼光怕老婆的名號早就已經在軍營內外傳遍了,他先前也覺得戚繼光多少有點窩囊,他一個能文能武的大將軍還能被一個婦道人家給欺負了去啊?但現在看來,這戚繼光不會是”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吧”?
這直接下死手啊!
不至於,真的不至於,實在不喜歡直接休了就是了,何必要搞出人命呢,更何況那城內也不隻有戚繼光的家眷啊,他們這些將領的親眷也都在啊,難道還要他們的老婆孩子給她陪葬?
因此他趕緊拉著戚繼光的手,苦口婆心地勸道:“老戚,那王氏雖然有違妻綱,但畢竟跟你同床共枕這麼多年了,而且為你養育了那麼多兒女,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至於,真的不至於!”
戚繼光都要被氣笑了,“你在想什麼?我跟我夫人恩愛著呢,還有,什麼王氏王氏的,那是我夫人,你稱呼給我放尊重點兒!”他都懷疑俞大猷是不是茶樓裡唱戲的聽多了,不然怎麼這麼會想。
那俞大猷就更想不明白了,“那既然你跟王……不,是你夫人之間沒有嫌隙,你為何不帶兵回去救援?”
“因為我認為新河也如同寧海一樣,隻是一個障眼法,是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的,倭寇要進攻的真正目標並不在新河。”
“那是在哪兒?”
戚繼光的手指扣在地圖上的一個地方,“台州。”
“你為何會如此斷定?”
戚繼光笑笑:“因為這幫倭寇跟一般的倭寇不一樣,你可知他們曾是誰的部下?”
俞大猷搖搖頭。
“這些倭寇是汪直的舊部。”
汪直本是明朝人士,下海經商後,由於其頭腦靈活,很快就發展了起來,甚至成為當時影響最大的海商。
俗話說得好,想要生意做的好,保鏢自然少不了。
於是在他興起以後,便招募了大量倭寇,開始組建自己的勢力。
要知道
雖然經商賺錢(),但在當時明朝推行海禁的背景下?()_[((),他的行為更準確地來說應該被稱為“走私”,乾的就是犯法的買賣,所以他也就不可能把他的大本營建立在明朝的地界。
看來看去,他最後把目光放在了當時仍處於戰亂之中的日本,並與日本大名鬆浦隆信合作。
“大名”其實就跟地主差不多,擁有一定的土地和勢力。
鬆浦隆信和汪直合作之後,鬆浦隆信負責提供人和土地,汪直則負責提供錢。
並且由於汪直是做生意的,南來北往接觸到的新鮮物什也多,所以他很有眼光地給他招募的那些日本浪人“保鏢”配備了“火槍”作為武器。
要知道當時的日本人打仗用的還都是冷/兵器,但汪直的部隊一上來就改變了戰局。
任你功夫再高,你能扛得住槍子嗎?
憑借這支部隊,汪直甚至打敗了日本眾多的大名(當時日本混戰,大名很多),在日本紮下根來,隨著其勢力越來越大,他甚至在日本建國稱王,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霸主”。
要知道明朝本來就禁止海上貿易,汪直又搞得這麼大,正所謂槍打出頭鳥,所以明朝很快就派兵來想要捉住汪直。
但想要捉住他談何容易呢,下海貿易的人那麼多,但能做出像汪直這樣成就的卻沒有幾個,足可以看出是一個厲害的人物,他經常躲日本境內不出來,而且其手下又十分厲害,所以嘗試了很多次,都沒有辦法將他捉住。
後來還是胡宗憲出馬,誘他投降、歸順大明。
汪直是一個商人,他其實對權力並沒有那麼向往,他的願望就是能夠好好做生意賺錢,胡宗憲答應他的要求,於是汪直也同意歸順大明。
然而意外出現了。
本來胡宗憲已經安撫好了汪直,不管他答應他的那些條件到底是真是假,總之要先穩住他,結果有一個人卻壞了事,這個人就是王本固。
說實話,王本固其實是個好官,他在任期間,勤政愛民、嫉惡如仇,但唯有一點,就是太迂腐、太不知道變通了。
在他眼裡,胡宗憲就是跟汪直這個海盜頭子沆瀣一氣,所以在汪直來到杭州他管轄的地界之時,便下令將他抓了起來,並將其斬首示眾。
汪直臨死之前留下了一句話“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
這話並非子虛烏有,要知道汪直的海上貿易發展了這麼多年,已經培養出了數不清的海盜和日倭,有他在,尚且還能對他們約束一二,這下他被人斬殺,倭寇們群龍無數,必將大肆侵犯我國沿海地區。
汪直死後,事情真的跟他預料的沒有什麼兩樣,浙江、福建一帶,倭寇之患尤為嚴重,甚至已經鬨到了朝廷不得不管的程度。
胡宗憲也很委屈,要是殺了汪直一個人就能解決倭寇之患,他早就殺了汪直不知道幾百回了,但問題的關鍵是殺了他一個人沒有用啊,所以他才想著將其招安,利用其在日本地區和海上的影響力約束好那些倭寇。
但要知道朝
() 廷裡不是誰都會靈活變通的,在那些“老頑固”看來,胡宗憲的這種行為就是“賣國求榮”、就是“跟倭寇合作”,甚至有人上書罵他。
朝廷裡那幫文官的戰鬥力可是很可怕的,更何況汪直都已經被砍了,他也沒有叫他起死回生的辦法,剩下的抗倭爛的攤子就隻能由他接著乾。
胡宗憲是一個很聰明也很有能力的人,但是對付倭寇,還需要專業人士出馬。
所以他提拔了戚繼光。
戚繼光也不讓人失望,他雖是一個武將,但自幼熟讀兵書,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所以當得知汪直被斬首之時,他就已經做好了未來沿海地區必將大亂的準備,於是練兵也就提上了日常。
汪直是一個生意人,他的腦筋有多快自然不必說,他手下的那些浪人倭寇跟著他的時間長了,多少也學會了一些計謀,所以戚繼光在得知這次攻擊寧海的倭寇就是汪直先前的部下時,就已經提前留了一個心眼了。
俞大猷點點頭,“那你為何能斷定倭寇會攻擊台州?”
戚繼光道:“我猜的罷了。”
“猜的?”俞大猷臉上的表情有點皸裂,這種東西能靠猜嗎?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戚繼光又不是那些倭寇肚子裡的蛔蟲,他們還沒有出動呢,他怎麼可能提前知道他們到底要攻擊哪裡。
不過他的這個猜測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如果他是那幫倭寇的頭頭,那他一定會再次攻擊寧海(寧海屬於台州)。
因為按照正常的思維,倭寇已經在寧海敗走了,那麼寧海這個地方就應該安全了,要是他們這時殺個回馬槍,想必一定明軍這頭一定想不到。
戚繼光設身處地地思考,要是換成他,他一定會這麼做,所以他才下令按兵不動的。
俞大猷這才恍然大悟,並驚訝於戚繼光的深謀遠慮。
要知道俞大猷要比戚繼光先抗擊倭寇,年紀也比戚繼光大,但戚繼光後來者居上,並且胡宗憲也對他十分信任。
他原本是不服氣的,但是與戚繼光共事以來,他逐漸知曉了為何胡宗憲如此信賴他,在打仗這方麵,他能向戚繼光學的東西還多呢。
戚繼光並不知道他的這位同僚心中所想,他接著道:“而且新河還有一人在,倭寇是不會輕易入城的。”
“誰?”要知道新城能叫得出名的將領這次都跟著他們出來了,留在城內的也就是一些親兵而已。
戚繼光微笑著道:“我夫人。”然後又戲謔地接了一句,“你口中的王氏。”
要知道外界都傳戚繼光怕老婆,一方麵是因為他對於妻子的尊重,還有一方麵則是因為王氏本身也確實厲害,不僅武藝上不輸給戚繼光,就是在作戰的謀略上也不輸給一般的將領。
而這這也是戚繼光欣賞妻子的一個原因。
俞大猷臉上有點燒得慌,他這不是怕戚繼光家出現矛盾嘛。
……
新河城內。
王月嬌已經身穿戎裝,站上了城頭。
一日之前,新河城外發現了倭寇的蹤跡。
新河城本來就處於沿海地區,平時沒少遭到倭寇的侵/犯,更何況城內住的好些都是像戚繼光一樣專門抗倭的將領,作為他們的親眷,耳濡目染的,自然也就知道倭寇有多厲害了。
現在城內正是空虛之際,因此城內的百姓一聽說倭寇就在城外,便立刻慌亂了起來。
消息傳到王月嬌的耳朵裡的時候,她正在家裡陪兒子和女兒玩。
“夫人,大事不好了!倭寇已經在城外集合了!”家丁慌忙地跑進來跟王月嬌報告。
王月嬌聽完之後並沒有驚慌,現在戚繼光和她幾個大一點的兒子全都去寧海了,家裡隻有她和兩個幼子和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