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喬珍珍在家接到喬大哥的電話,說長豐鎮辣椒廠的新設備已經正式投入使用了, 省機械廠的劉副廠長親自過來調試的設備。
喬大哥之前沒見過老的辣椒醬生產線, 他也不知道怎麼比較,反正他就覺得這新設備是真的厲害,一整條流水線下來, 省時又省力, 不愧是省城機械廠造出來的。
不對, 這設計圖還是他妹夫宋瑾設計的呢, 不愧是咱小妹的男人,跟咱小妹一樣厲害。
於是,喬珍珍便想著帶江二哥過去看看, 如果可以的話, 喬珍珍想把京城和陝北那邊的生產線全部換成新設備, 當然, 這也不能盲目行動, 還是要測算一下成本的。
江二哥一聽, 心裡激動, 他一直在為這個生產效率的事情煩心呢, 於是喊了廠裡兩個最厲害的技術主任, 一起跟著喬珍珍回了長豐鎮。
宋瑾也想跟著一起去看看,畢竟這也是他的設計發明,如果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他還可以及時調整。
“那這邊不管了嗎?”喬珍珍有點擔心地問道。
“反正這邊還有的忙,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不了再往後延遲半個月。”
於是,將孩子們托付給隔壁王奶奶照顧,喬珍珍一行五人就向長豐鎮出發了。
下火車的時候,喬家三位哥哥早就在出站口等著了,接到人之後,匆匆在路邊吃了碗麵當午餐,大家就直奔長豐辣椒廠。
喬珍珍他們到的時候,生產線還在運行,廠裡有大概十個工人正在忙活,一見到喬大哥他們過來,就紛紛來打招呼,主要還是跟喬大哥打招呼,畢竟喬大哥現在是這家辣椒廠的廠長。
大家一口一句“喬廠長”的,把喬大哥喊得有點不好意思,他現在還沒完全適應這個身份。
但現場的人沒一個在乎他的心情,大家都被眼前這條全新的生產線給吸引了。
宋瑾帶著兩位技術主任從頭到尾仔細地觀摩了一遍,除了有幾個小問題不儘人意外,其他都達到了他的預期。
一件產品從圖紙變為成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看來,生產機械廠的劉副廠長也付出了不小的心血,宋瑾打算明天去拜訪一下他。
幾人在辣椒廠待到很晚才回去,江二哥和兩位技術主任住在鎮上的招待所,喬珍珍他們就開著貨車回了紅旗大隊。
許工和趙工回到招待所,還一個勁在討論生產線的事情,他們下午測試對比了一下,效率至少提升十倍,還有幾個工序也實現了機械操作,解放了人工,光這一項就不僅提高了效率,還節約了成本。
他們倆都沒想到,喬老板的丈夫居然這麼厲害,上次去城南總部調研的時候,他倆也在,對方總共沒待幾個小時,沒想到就設計出了一套這麼強悍的生產線,比他們這些天天待在廠裡的人要強太多了。
想到這一點,他倆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江二哥反而安慰他們:“這有什麼,不用放在心上,老板和宋哥就不是個普通人,跟咱肯定是有區彆的,你們這兩天跟著宋哥多學多看,估計以後京城那邊也要全部換新的生產線。”
第二天,宋瑾就帶著許工、趙工一起去了省機械廠拜訪劉建軍。
劉建軍一聽是喬氏辣椒廠的人,立刻就把他們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