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用喬珍珍督促, 他這學習的勁頭比誰都足, 還經常自己主動往下麵的公社跑, 跟不少生產大隊簽訂了收購紅薯和小麥的意向協議。
這些都是喬珍珍教他的, 還帶他跑過幾個地方。雖然喬珍珍空間裡有不少庫存, 而且品質比外麵的要好得多, 但她畢竟隻有一個人, 不可能長期供貨。
所以, 就像紅旗大隊那邊一樣,喬珍珍又從鎮上的種子公司采購了一大批種子,然後換成自己空間的優良品質,發放到下麵的公社,讓他們來種,然後再跟他們簽個承包收購的協議。
蘇紅軍聽說了這個事情,對此表示大力支持,這樣一來,不就能搞活經濟,帶著鄉親們一起富起來了麼。
當然,鄉親們不僅可以種紅薯和小麥,還可以種水稻,畢竟他們長豐鎮這邊就是水稻的主產區。
為此,喬珍珍還拿出一些空間出品的水稻種子,送給了鎮上的種子公司,他們那邊有一個優選優育的水稻試驗田。
喬珍珍說,這是鯤鵬基地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咱們長豐鎮這邊也可以試試,或者跟本地的水稻雜交一下,看看能不能培育出更加高產的水稻種子。
喬珍珍離開鯤鵬基地的時候,謝全確實送給了她一批種子,裡麵就有水稻,隻是喬珍珍還沒來得及處理,現在正躺在空間倉庫裡呢。
種子公司的田主任簡直把喬珍珍當成寶,鯤鵬基地他也是聽說過的,那邊出來的東西肯定差不了,馬上就安排人下去實驗了。
在紅旗大隊這邊待了差不多十來天,宋瑾這邊的事情也忙活得差不多了,辣椒醬生產線已經穩定投產,暫時沒有什麼需要改進的。
喬大哥又按照最新的設計圖向省機械廠訂購了一條生產線,劉建軍承諾會儘快給他們弄出來。
至於京城和陝北那邊的生產線更換,宋瑾打算自己做,等他回京城,廠子裡設備應該也出來了,他自己做,在時間上也差不多。
更關鍵的是他離得近,一條生產線的設備就有大幾十噸,運輸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京城和陝北的生產線數量還多,仔細考慮一下,還是自己做更劃算。
喬珍珍也覺得挺好,這也算是宋瑾新工廠的第一筆業務,親兄弟也要明算賬,該給的錢一分都不能少。
新工廠的名字,喬珍珍都想好了,就叫宋氏機械廠,簡單好記。
不過,宋氏機械廠的董事長卻是喬珍珍,宋瑾這個總經理隻能算是打工的,這是宋瑾的主意,喬珍珍表示非常可以,反正她又不乾活。
臨走前,喬珍珍把外貿會的事情跟喬老爹他們說了,她的意思是,到時候喬老爹和喬老媽,還有三位哥哥一起來這個外貿會看看,長長見識,也為以後做準備,沒準他們以後也會參加類似的交易會。
喬老爹他們還沒去過京城呢,一聽喬珍珍這麼說,心裡都有些激動。
他們都恨不得現在就跟著喬珍珍一起回京城去,但最近家裡事情實在太多了,他們不能離開太久,隻能約好在外貿會前一天過去。
喬珍珍覺得這樣的安排挺好,於是就跟宋瑾他們一起回去了。
回去之後,宋瑾繼續馬不停蹄地忙活了起來,喬珍珍反而稍微輕鬆了一點,於是,她就開始琢磨著怎麼把空間裡的那批藥材安全地拿出來給酒廠那邊做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