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三位表哥在鎮上辦廠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畢竟當時喬大哥的照片可是上了當地報紙的,他媽喬燕子還拿著報紙在左鄰右舍中炫耀過。
不過,對於喬珍珍的事情,劉小明他們知道的不多,大家隻知道她跟著老公一起去了京城生活,至於長豐鎮的三家工廠自然是喬家三位哥哥的,跟這位遠嫁的妹妹是沒有關係的。
劉小明高中畢業,本來在街道辦那邊也是有一份正式工作的,不過不是坐辦公室,因為當時辦公室的編製滿了,就給他隨機調劑了一下,在街麵工作,俗稱掃大街。
就為這事,劉小明一度成為人們飯後茶餘的談資,笑話他一個高中生要去掃大街。
街道辦主任答應他等辦公室有空閒編製了,再給他調整,劉小明其實知道自己原本辦公室的名額是被一個關係戶給頂替了,街道辦主任也沒辦法,以後調整這種話也隻是些場麵話罷了。
現在的工作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極少有人會主動離職,等著調整怕是等到頭發白了都不一定有。
於是,劉小明就讓媳婦頂替了自己的這份正式工作,他自己就去找了一個臨時工乾著。
其實,掃大街這份工作,雖然說出去有點不體麵,但在當時也是搶手貨,不是誰都能去掃大街的,這可是正經的國營單位正式工作,是帶公務員編製的。
經過這個事情後,劉小明一直有種鬱鬱不得誌的感覺,總想著乾一份大事業,讓平時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都睜大他們的狗眼看看,我劉小明也是能出人頭地的。
他甚至還想過,要不要也去搞個體戶,但苗頭剛起來,就被老爹大哥還有媳婦給勸住了,弄得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等劉小明一過來,喬燕子就將整件事情跟他說了,家裡幾個人全都坐在客廳裡商量。
喬燕子首先表明自己的態度:“我反正決定了,我是一定要跟著珍珍乾的,大毛他們都大了,我每天待在家裡也沒事,趁身子骨還算硬朗,正好出去找點事情做。”
劉一刀其實也想通了,老伴兒出去上班也行,反正還有大兒媳在家裡做飯帶孩子,而且,讓老伴兒先出去試試水也好。
劉小明聽老媽態度這麼堅決,想了想,說道:“表妹不是買了兩個鋪子麼?媽一個人也管不來,要不,我也辭職跟著媽一起去。反正鉛筆廠那邊每個月才22塊錢,慧兒這眼看又要生了,這麼點工資根本不夠花,還不如出去闖一下。”
生怕爹媽不同意,劉小明又補充道:“這事雖然是表妹提出來的,但後麵肯定是表哥他們在幫忙,表哥三個廠子開那麼大,跟著他們乾總不會錯的。”
劉一刀想一想,覺得也是,喬衛國他們的廠子,開業的時候他也去了,聲勢浩大,就連蘇鎮長都到場了,雖說還是個個體戶,但跟街邊擺地攤那種個體戶是不一樣的。
而且,劉一刀也知道這小兒子的心思,一直想著乾一翻大事,跟著喬家乾,總比他自己出去擺地攤要強得多。
於是,劉家這邊一致同意,喬燕子和劉小明兩人出去工作。
然後,大家又為這到底是入股還是打工爭執了起來,喬燕子和劉小明都想入股,但劉一刀和劉小軍都不同意,堅持單純打工拿工資更穩妥。
最後,大家商量來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