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當時嘴上沒答應,但心裡還是很歡喜的。沒想到,一年時間不到, 顧老就真的要調回京城了。
宋瑾主動拿起宋佑佑的晚飯, 準備給女兒喂飯, 一邊喂一邊說道:“不用, 顧老調去華科院了,院裡給顧老分配了一棟小洋樓。”
以顧老的身份和對國家的貢獻,組織上有這樣的安排, 喬珍珍不稀奇, 她從來不擔心顧老沒地方住, 主要是就算分配了小洋樓, 顧老一個人住也太孤單了, 還不如住到四合院, 平時大家也能有個照應。
彆看趙大剛和顧學中兩個人一見麵就吵吵鬨鬨地鬥嘴, 但兩位老人感情好著呢, 吵嘴是他們二位獨特的相處方式, 越吵感情越好。
不過,喬珍珍還沒來得及開口,就又聽宋瑾說道:“老師的兒子兒媳都找到了。”
“什麼?顧老的兒子找到了?”
這倒是件大喜事。當年動亂,顧老和兒子顧文禮一家被迫分開,後來聽說顧文禮他們一家去了M國,這麼多年過去了,本以為再也沒有團聚的一天了,沒想到,老天開眼,顧文禮一家又回來了。
“這真是太好了,這下,顧老肯定特彆高興。”喬珍珍還想著到時候大家一起吃個飯好好慶祝一下。
“是啊,這本是老師今生最大的遺憾,現在總算圓滿了。”
趙大剛也為顧學中能全家團聚感到高興,一個人過日子的那種感覺,他最能理解了,尤其是到了他們這個歲數,哪怕物質條件再好,也彌補不了內心的空虛。
他也是自從搬進四合院跟宋瑾喬珍珍他們一起生活,才漸漸明白的,彆看這每天都是一日三餐,但這日子和日子之間是有很大差彆的。
他私底下也悄咪咪跟顧學中建議過,叫他把工作調動一下跟他一起住到四合院裡來,在哪做研究不是做,沒必要一直窩在陝北。
兩人還真就一起琢磨過京城有哪些單位能接收,但沒想到,兩人計劃才實施一半,顧文禮就突然回國了。
雖然顧學中這次恐怕是不能住到四合院裡來了,但能找回兒子比什麼都強,而且不僅是兒子顧文禮,還有孫子,現在都十歲了。
顧學中打電話過來報喜的時候還說:“兒子孫子都找到了,這下我死也能瞑目了。”
12月,喬珍珍正在院子裡熏臘肉,都是買的農村裡喂養的土豬肉,肉質緊實美味,醃製好後可以吃一年。喬珍珍還特地多做了很多,到時候可以拿去送人,比如顧老那邊。
顧老的兒媳剛回京城,肯定是來不及準備這些的,宋瑾也算顧老的半個兒子,喬珍珍自然要考慮進去。
今天是顧老一家人正式進京的日子,宋瑾已經開車去火車站接人了,待會兒喬珍珍就帶著孩子們直接去小洋樓那邊。
這個小洋樓就是華科院給顧老分的房子,在政府大院裡麵,不過,在分房子的時候,院裡的人就隻幫著準備了一些必備家具什麼的,裡麵大多數還是宋瑾和喬珍珍幫忙置辦的。
顧老提前就跟華科院說了的,讓他們把鑰匙交給宋瑾保管,華科院知道宋瑾和顧老的關係,自然沒有什麼意見。
今天晚上,顧老回京的第一頓飯,喬珍珍本想安排在外麵吃的,但顧老打電話來說不用破費,堅持回政府大院的小洋樓吃。
喬珍珍本想說,回小洋樓吃其實也並沒有節省多少錢,反而還要買菜做飯,費功夫,不過,既然是顧老的意思,喬珍珍也就隨他了,隻是把趙大姐一起帶過去幫忙了,畢竟,她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帶宋佑佑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