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章
太子太傅就是一個有榮譽,但是沒有實權的超高格官職,超一品官職。
唐大儒對於官職倒沒有什麼要求,但是見皇帝不跪,絕對是一件不錯好事。
畢竟他過著閒雲野鶴般的生活,現在被束縛在朝堂中,還要見皇上跪一跪,唐大儒肯定會落跑!
而且唐大儒無意參與朝政中的所有決策,也無意成為彆人手中的槍,去和司徒皇帝進行“鬥爭”。
非常期待在朝堂當中看到唐大儒,希望唐大儒帶領文官乾翻武官們。
清早,文官們精神煥發,準備大乾一場。
但是早朝並沒有看到唐大儒的身影,對此,滿朝文官都覺得非常的喪氣。
司徒皇帝內心嗬嗬一笑,心想還不知道你們這些文官了,唐大儒要在早朝,說話指不定不是朕都要管用。
司徒皇帝回想和唐大儒討論職責時的畫麵。
本來司徒皇帝還想著如何減弱唐大儒的影響,又讓他能夠乾活,想了很多的方法。
想都沒有想到,人家唐大儒自己直接提出來了這個要求,不參加早朝!原因起不來。
“可以可以哦~朕也覺得得好好養生,唐太傅不用著急,反正朕也沒有太子。”
司徒皇帝笑咪咪的說話,心裡開心的不得了呢。
“嗯,那以後我就在翰林院裡工作了,主要任務是一月之後的會試對嗎?陛下有具體的要求嗎?”
唐大儒已經進入工作狀態,拿出來記載的本本,詢問司徒皇帝對於會試要求的人才有哪方麵的要求。
“朕沒有任何要求,唐太傅隨意的做就可以,隻要你在朝堂,已經給滿朝文武很大的信心了。”
司徒皇帝溫和的說道,看唐大儒的眼神都充滿了肉麻。
唐大儒對於司徒皇帝突如其來的神經病,已經習以為常,麵不改色的端起眼前的茶杯。
又是摯友,又是工作夥伴,兩人坐在禦花園的亭樓間,喝著茶說著話,享受安靜的時光。
↑↑↑
‘苟’住,成了唐大儒的工作的原則。
心態轉變,成為打工者的唐大儒,就覺得帶薪拉屎,工作時間摸魚才是打工者的愉悅時間。
翰林院,也已經接到了聖旨,唐大儒成為翰林院的領頭人。
翰林院擔當起草詔書的職責,翰林供奉則無甚實權,翰林學士院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製的重要機構,有“天子私人”之稱。
翰林院學士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集中了當時知識分子中的精英,社會地位優越。
‘不入翰林,不進內閣’在讀書人中甚至朝堂當中公認的事情。
翰林院也是最清貧的部門之一,也許很多人在此一生不得誌,但是也有很多在此之後,一飛衝天。
也許在翰林院待過的人不可能成為內閣閣老,但是能當內閣閣老的官員,肯定在翰林院鍍金。
翰林是文人心目中的聖地,能進入翰林院的進士,無一例外都是很聰明的天之驕子。
翰林院清貧,工作卻非常的清閒,除了日常的公文,就是記錄古文書籍。
並沒有很多讀書人想象中當官,進入官場之後,為國為民謀利的情景。而是日複一日的清閒的工作,對很多人的心氣有一定的打擊。
畢竟很多不如他們的人都已經在各方各地,最低的也是知縣大人,一城百姓的父母官,掌握一城老百姓的生死大事。
甚至有一些進士進入各部曆練,乾了不少的實事,官位也實現了三年兩連跳。
翰林院內部也內卷嚴重,進入翰林院的新官員不服氣。“我是狀元,榜眼,探花……”
“你看看這裡哪一個官員不是狀元,榜眼,探花?”
“老老實實的乾事兒吧,這裡狀元不值錢!”
老翰林用死魚眼盯著新翰林,拍拍對方的肩膀,讓他們認命,好好的乾,越不服氣,乾的時間越久。
官場需要圓潤的,還有很多棱角的,新人需要磨去棱角,才能在官場中混得更遠。
很多事情也可以看成是朝廷對於這些天之驕子的磨練。
宛如一潭死水的翰林院,接到聖旨之後,翰林院的眾人都覺得很驚喜。天大的紅包砸到了頭上,唐大儒來了翰林院,開心~
↑↑↑
工作日,唐大儒洗漱之後,穿上一身紫色官袍。
然後不緊不慢的吃早飯,絲毫不著急,似乎心中有數。
而跟著唐大儒一起吃飯的唐錢氏和唐明珠都急死了。
果然急性子的人,就不能跟這個慢性的人一起吃飯。
在唐錢氏看來,老爺第一次去翰林院上班,那可是翰林院呀,多麼清貴的地方。
老爺一定要拿出來最好的狀態,早點兒的過去,怎麼能這麼不緊不慢的吃飯呢?
做事乾淨利落的唐錢氏,就覺得自己心裡急死了,恨不得給唐大儒喂飯,讓他趕緊吃,趕緊走!
“老爺,您這天都已經大亮了,您還不走嗎?”
“老爺會不會遲到了?”
“老爺……”
唐錢氏就像是一個老嬤嬤,嘴裡念念叨叨的在房間裡渡來渡去,整個唐府都動了起來,似乎都在期待這唐大儒第一天上班。
唐明珠也急得不停的跺腳腳,但是她可不能說話呀,心裡卻想著明天可不能吃這一些拖拖拉拉的食物了。
“夫人,不用著急。咱們家離翰林院很近,放心,遲到不了的。”
唐大儒終於慢條斯理的吃晚飯了,還安慰自己夫人和女兒。
“還有老爺呀,你還是趕緊走吧,第一天去翰林,咱可彆遲到了。”
唐錢氏連拉帶拽終於將唐大儒送上馬車,轉頭就對駕車的唐家少主唐修俊說道。
“還不拉著你小爺爺趕緊走!可千萬彆遲到了。”
“放心吧,絕對不讓小爺爺第1天落麵子。”唐家少主唐修俊高聲一喊,一鞭子抽下去,馬車快速前進著。
馬車裡的唐大儒很無聊,對於自己夫人這麼著急,送自己去上班,有一些不理解,至於這麼激動嗎?
就連唐家少主唐修俊得給自己駕馬車,也要去翰林院瞅一瞅。
給人的感覺,就是翰林院就像是這個時代最有名的‘偶像’的舞台,名人的聚集地。
翰林院,眾人整理好衣冠,等著拜見唐大儒。畢竟唐大儒既是文人的偶像,又是翰林院的一把手了。
不管是對上司還是對偶像,翰林院的官員們都得認真的對待。
約20餘人的翰林院官員們,每一個都是三年會試中的天才,清貴文人中的清貴。
雖然唐大儒某些方麵有一些太過任性,但是世間讀書人都不能不承認對方的有才。
噠噠噠,馬蹄的聲音響起,一輛馬車停在了翰林院門口。
唐大儒下了馬車,就看到翰林院門口的眾人。
“拜見太傅大人!”翰林院眾官員異口同聲問候,拱手行禮。
“諸位同僚日安,以後都是同僚,不用客氣。”
唐大儒一身紫袍官服,氣質儒雅,麵容堅韌,壓得住這一身紫袍,說話間照顧眾人,一同回屋。
回到屋裡,眾人不知道該如何做事兒,畢竟上麵的領導都已經換人當了。
“原來怎麼辦就怎麼辦,不用在意我!”唐大儒溫和的說道,聽說最好當我不存在。
翰林院最高的長官是翰林學士為三品官員,太子太傅為超一品官員。
於是唐大儒獨自一人占領了最好的正屋,一杯茶,一遝報紙,一坐就是一整天呀。
這種感覺實在是挺美好,除了不好意思到處走走逛逛,其實這種小日子也不錯。
要不是一出門就容易碰到彆人,而彆人一看到他就無法工作。
唐大儒真的就走一走動一動了,畢竟久坐對身體不好呀。
翰林院眾人自持身份,不敢輕易打擾唐大儒,因為他們覺得不能有損自己的名聲,太過攀附,容易被人小瞧,成為攀龍附鳳之人。
但是唐大儒在屋子裡一坐一整天就是不出門啊,這可是如何是好?
一天兩天三天,很多讀書人急得嘴上都冒火了。
唐大儒看的是什麼書?看的什麼報紙或者是官報,都已經賣瘋了。
作為本次會試的主考官,唐大儒的一舉一動都被受人矚目。
但是他這種不緊不慢的作風,至今沒有找人出題,沒有看什麼書籍,卻讓很多學子們都心裡沒有了底氣。
因為摸不透,摸不準,這讓很多學子,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心裡永遠是在焦急的狀態中。
也有很多的學子們將唐大儒的所作所為,還有近期的詩詞,背了一遍又一遍,似乎就能安慰了自己的內心。
↑↑↑
唐大儒這不緊不慢的工作態度,可真是急,壞了不少的人呢。
就連司徒皇帝都在納悶,唐大儒這是想不想做主考官呀?還是說這是無聲的抗議。
其實唐大儒就是覺得太早決定考題容易出現事故,什麼偷到題目事件,或者是找人一起出題了,對方回家喝大了禿嚕了嘴,為了避免這些事故,唐大儒決定最後一周,再決定題目。
甚至唐大儒都在想到到時發空白答題卡,直接宣讀考試題目,也可能是一種好的方法呢。
眾人都在憋著,就想看看唐大儒到底想乾什麼?
時間一天天過去,唐大儒依舊沒有做什麼事情。
急的很多人抓心撓肺呀!
朝廷的官員們也不是沒有親戚,朋友們參加本次科舉,官員們都沒心搞事情了,心都放到了本次科舉上。
但是,唐大儒不著急!
各大酒樓,茶樓,大家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是參加考試的學子,是普通老百姓,是商家,似乎大家都在著急。
“哎……不知大儒到底是如何想的?怎麼至今沒有流傳出來任何信息呢?”
一名年輕的學子一邊說著,一邊鬱悶的一口,飲儘手中的茶水,將茶當做酒來喝。
“誰知道呢,是不是唐大儒知道咱們說他女兒,現在故意的讓咱們著急?”
“這是唐大儒在為他女兒報仇呢,不可能吧。”
有的學子覺得這是一種□□裸的報複,讓他們現在內心焦慮不安。
“我覺得唐大儒不是這種人,我倒是覺得這一種沒有透露任何消息的事情是一種好事。”
“咱們都想一想,沒傳出消息來就是一件好事,一切都憑天而論,誰也不知道更公平!”
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學子發出自己心中的看法,確實見解獨特,讓彆人聽了之後,覺得貌似也有道理。
“兄台見解獨特呀,確實往年隻要出來主考官,大家都會蜂擁而至,學習主考官的風格。
和主考官風格一致的學子都會比較幸運。
現在唐大儒風格不明,也許是一件好事。”
學子之間相互推崇,大家各說各的各自都覺得有道理。
而江南地區的青蓮書院的參與此次會試的學子們,一改往常的往年的浮誇,今年如同他們的衣服一般清爽踏實。
其他地區的學子們看到江南地區學子的樣子,突然間想到唐大儒在江南地區兩三個月呢。
也許這些江南地區的學子知道唐大儒的喜好以及作風。
於是經過各種打探下,唐大儒的做事風格,對當地采用的表格,也已經被學子拿到了手中。
實用性很強,所以……也許唐大儒喜歡的文風是質樸文風,並不喜歡花團錦簇的文風。
於是聚集的越來越多的學子們,開始相互間讚歎文風質樸的學子,恭喜他們先一步上岸了。
卻有很多學子不以為然,還有很多學子覺得他們就算是文風華麗,花團錦簇,文采非凡。
所以很多學子就不服氣呀,但是唐大儒到底想怎麼樣啊?!
↑↑↑
工作五天。
上午喝茶,下午找司徒皇帝嘮嗑,給他舒緩心情。
然後天黑之前下班回家,這就是唐大儒的工作生活。
明天就是周六了,對於唐大儒來說也是該休息了。
所以晚飯時間,終於找到時間的唐大儒決定帶著自己的妻女,明天好好的逛一逛京城。
京城有一百零八坊,每一坊都有屬於自己的魅力。
京城的繁榮,就連唐大儒自己都沒有好好的瞧一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