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大衍神君(2 / 2)

……

天南東裕國,是天南修仙界中極少數沒有歸屬於四大勢力的國家之一。

倒不是此國麵積太小,資源匱乏,所以沒有被幾大勢力看上。

相反,此國無論是國土麵積,還是資源的富足程度,都足以排進天南前十之列。

之所以會有如此情況,主要是和此國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係。

九國盟地處最南端,離得太遠暫且不提,但卻同時與另外三大勢力接壤,恰好處在三者之間的位置。

這就使得此國的歸屬存在很大的爭議,三大勢力互不相讓,誰都想要將其獨占,卻誰都無法做到。

另外因為一些曆史遺留的問題,導致此國本土的修仙宗門數量繁多,而且正道,魔道甚至散修勢力應有儘有。

如此魚龍混雜,再加上本土宗門中沒有真正碾壓級彆的存在,因此也就無法代表東裕國做出傾斜於哪一方的決定。

故而,此國修仙界的情況就更加複雜了。

東裕國麵積廣大,修煉資源更是富足,三大勢力誰都不願意放棄,自然為此明爭暗鬥不止。

無奈各自的實力相差不大,因此多少年來都沒有分出結果,最終不得已之下,隻能含糊的做了一番約定。

三大勢力都不再插手此國的事物,讓東裕國成為了一方中立國家。

這當然隻是表麵上的約定,這麼一大塊肥肉怎麼可能真的不插手?隻是從明麵轉入地下,與該國各大勢力相勾結,繼續暗中謀奪利益罷了。

有了三大勢力的暗中支持,使得東裕國本土的宗門競爭越發激烈,卻依舊誰也占不到優勢,反而勉強達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局麵。

如此不受三大勢力直接管轄的地方,自然吸引了無數散修前來紮根定居,如此百餘年過去,東裕國修仙界也變得愈發繁榮昌盛。

昌州……

地處東裕國北部,在天南修仙界名氣極大。

此州有著一塊幾乎占據了整個州郡三分之二麵積的詭異區域,一處被繁茂異常的森林覆蓋的特殊盆地。

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裡存在著一個不可思議之處,一個在天南修仙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方。

墜魔之地!

盆地中央區域,山脈綿延百萬裡,被稱為‘萬嶺山脈’,其中是不是真有上萬座山嶺尚不清楚,但這裡麵積之廣大,各種靈獸以及珍惜靈藥之豐富是有目共睹的。

而大名鼎鼎的墜魔之地,指的便是這萬嶺山脈。

能夠有墜魔之稱,可見此處並非什麼善地,除了每隔數十年的特定時間外,幾乎沒有誰敢前來采藥亦或者捕捉靈獸的。

而位於萬嶺山脈中的某處區域,便是有著號稱‘天南第一凶地’的秘穀,墜魔穀。

此穀幾乎可以追溯到蠻荒時期,在天南有曆史以來便一直存在,然而卻無人知曉它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如此神秘的地方,即便有著莫大的危險,也依舊擋不住好奇者探索的腳步。

數萬年來,不知有多少大神通的修士冒險進入,可惜的是,卻從未有人能夠平安返回。

如此,也令的墜魔穀的凶名越發響亮。

不知是不是因為墜魔穀的影響,整座萬嶺山脈長年累月都被五顏六色的瘴氣封鎖著。

此瘴氣堪稱劇毒無比,尋常修士幾乎觸之立斃,而即便那些修為高深者也不行。

除了劇烈的毒性之外,瘴氣的濃度高的可怕,幾乎伸手不見五指,一些區域更仿佛存在某種禁製一般,但凡進入其中者都極易迷失方向,最終隻能被困死在其中。

如此惡劣的環境,想要探索此穀的修仙者便隻能望而卻步了,最多也就是在最外圍,瘴氣略微稀薄的地方轉一轉。

當然也有特殊的情況,平均每隔五十年左右,此山脈的瘴氣便會詭異的散去一次,同時也是墜魔穀空間裂縫最少,也最穩定的時期。

這個時候便是入山的最佳時機,每到此時,都會有數以千計的修士聚集到此,共同進入山脈中搜尋寶物。

同樣的,附近一些商家也會趁此機會開設出無數個大小不一的坊市,以供這些修士們停留交易,收益非常可觀。

距離又一次的瘴氣消散之日已經不久了,因此,附近的坊市也早就開辦了起來。

“這麼多的人,怕是比往年要多出一倍不止吧?”某處坊市之中,兩男一女三道身影正並肩而行在喧鬨的街道上。

三人正是剛剛趕到此地的墨居仁與韓立師徒,女子則是南宮婉。

師徒二人穿著樸素,更收斂了氣息,顯得很是普通,唯獨南宮婉略微紮眼了些,即便有著輕紗裹麵,也依舊掩飾不住動人的風姿,引得無數人觀望不止。

至於菡雲芝等女,早就被收入到芥子空間之中。以她們的實力進入墜魔穀太過勉強了,墨居仁可不想冒險,等到煉製出造化丹後直接服用便是。

這一次前來萬嶺山脈尋寶的修士數量確實要遠遠超過以往。

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來自於他國的修仙者,實力更是不凡,結丹級彆的存在比比皆是,元嬰期強者也不在少數。

原因也很簡單,這些人都不是奔著在外圍的萬嶺山脈采藥和捕捉靈獸的,而是要冒險進入墜魔穀內部。

聽到南宮婉的驚訝,韓立隨即輕笑著回道:

“鬼靈門研究出了更加穩妥的入穀之法,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人,除了有資格進入穀中者,其他前來湊熱鬨的也不在少數。”

“墜魔令放出了數百塊之多,也不知道最終會有多少人活著出來。”南宮婉忽然有些感慨,對此,韓立也頗為認同的點點頭,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麵對如此大的機緣,自然不會缺乏冒險者……”

行走了一段路程,三人在一處精致的樓閣前停下了腳步,掃了一眼牌匾,三人也沒有遲疑,當即直接邁步進入其中。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