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呂布的騎兵齊聲大喊,彙聚在一起的聲音傳遍了整個戰場,鮮卑人中有不少是能夠聽得懂漢人語言的,他們聽到這番話後明顯有些遲疑了,能夠活下去,沒有人願意選擇去死,鮮卑人之所以英勇抵抗,在一定程度上與漢軍不要俘虜有關係。
一名鮮卑士兵看著越來越近的飛騎士兵,扔掉了手中的兵刃,驚恐的看著衝來的騎兵。
戰馬上的飛騎手中的韁繩一抖,戰馬從鮮卑士兵的身旁呼嘯而過,後方的騎兵亦是沒有為難這名投降的鮮卑士兵。
劫後餘生的鮮卑士兵,麵露慶幸之色,此刻就算是他們的首領說的再好聽,他也不會拿起兵刃參加戰鬥了,戰場上的慘烈,深深的刺激了他,他也從來沒有想到過漢軍會如此厲害,以往漢軍在他們的眼中就是任人宰割的存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最初投降的鮮卑士兵脫離了危險,沒有被漢軍殺死,越來越多的鮮卑士兵放下了手中的兵刃。
方才還竭力反抗的鮮卑人,出現了詭異的一幕,但凡是飛騎出現的地方,鮮卑士兵就會放棄手中的兵刃,這讓衝鋒起來的飛騎很難受,他們要儘力躲避投降的鮮卑士兵。
闕機的身死,亦是刺激到了彌加,素利也是麵色慘白,以闕機的武力在呂布的手中僅僅是支撐了三個回合,而漢人“投降不殺”的口號是催發鮮卑大軍潰敗的主要因素。
鮮卑人是強悍,但在如此劣勢下,亦會害怕死亡。
“撤退。”素利無奈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鮮卑人想要逃走,呂布卻沒有打算這樣輕易的放過鮮卑人,而今鮮卑人心惶惶,正是一舉將鮮卑徹底擊潰的大好時機,除去抵抗的鮮卑大軍之外,在草原上或許還有很多鮮卑的部落,但是他們難以形成有效的抵抗,麵對漢軍的到來就隻能投降或者是遠遁。
呂布率領飛騎,追殺了撤退的鮮卑士兵三十餘裡,沿途到處是投降的鮮卑士卒。
收攏軍隊,這次的戰鬥,俘虜的鮮卑人達到了一萬多人,更多的是普通的鮮卑人。
派遣一名將領將俘虜押解回幽州之後,呂布則是率領飛騎繼續追殺鮮卑人。
中部鮮卑,在黃忠率領烈陽弓騎到來之後,鮮卑部落的形勢更差了。
中部和東部大軍的接連失敗,引起了整個鮮卑的震動,越來越多的部落開始逃亡,沒有人願意成為俘虜,這些年,漢人的俘虜在鮮卑的部落中是什麼樣的待遇他們可是親眼目睹,他們不認為成為俘虜之後會有好的待遇,草原那麼大,呂布不可能趕儘殺絕。
當然,這隻是鮮卑人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在黃忠將中部鮮卑擊潰之後,呂布命令黃忠繼續追擊,至於俘虜,則是由後麵的步卒來負責,得到的牛羊更是不計其數。
兗州州牧府,幽州軍大破鮮卑軍的消息傳來之後,州牧府內的官員除了覺得解氣之外,還有著擔憂的情緒在滋生,再次擊敗鮮卑的聯軍之後,呂布在大漢的威望已經達到了無人能及的程度。
禍亂大漢多年的鮮卑人,在遇到了呂布之後頻頻倒黴,足以說明幽州軍和並州軍的強悍。
並州軍強悍,還在眾人的理解範圍之內,畢竟是跟隨呂布很久的隊伍了,然而幽州軍組建的時間並不長,甚至說很短,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有如此戰鬥力,呂布是何等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