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大人謬讚,卑職於冀州之時,對賈大人可是仰慕不已。”沮授道,這番話,他倒是沒有恭維之詞,呂布麾下能夠獨當一麵的謀士不多,僅有賈詡、郭嘉兩人而已,然而賈詡卻能在呂布出征之時,將並州打理的井井有條,足以見其能力。
冀州的謀士提及賈詡,除了忌憚之外,還有的便是羨慕了,從呂布的行為可以看出,他對於賈詡的信任,而賈詡在之前卻是董卓麾下之人,對於這等人物都能如此信任,可見呂布的胸襟之廣闊。
選擇了投靠並州之後,沮授感覺輕鬆不少,以往在並州的的生活雖然悠閒,作為一名有才華的謀士,卻是不想自己的才華這般的埋沒下去,尤其是呂布近年來的動作,足以表明了並州軍力上的強悍,但是在這種強悍的背後,卻是對於頂尖人才的渴望,晉陽學堂的存在,雖說在極大程度上緩解了並州在人才上的壓力,不經過一定的曆練,這些學子很難成長起來,除非是特彆聰穎之輩,否則不經過一些事情,獨當一麵很困難。
“則注的府邸,文和負責安排一下吧。”呂布道,沮家來到並州,最為緊要的是在並州生存下去,然而並州的情況與冀州大不相同,想必在這一點上沮授也是了解的,在並州想要生存下去,還要憑借自己的能力,僅僅依靠沮授的話,很難做到。
不過沮授在州牧府任職的話,能夠在極大程度上緩解沮家的壓力。
“多謝主公。”沮授再次行禮道。
“則注以後就是本侯治下的臣子了,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儘管直言,本侯不是不能容人之輩。”呂布笑道。
三人落座之後,沮授緩緩道:“並州和幽州最為緊缺的乃是糧草,晉陽雖然富庶,然而卻不更改並州全境的情況,如並州現在的糧草,大多是從諸侯治地收購而來,河內河東富庶,然而久經戰亂,非是一朝一夕能夠恢複。”既然投靠了呂布,就要表現出自己的價值來。
呂布緩緩點頭,並州的謀士雖然不弱,但有的時候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沮授的一些建議對於並州的長遠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不出屬下所料,晉侯欲要圖謀的乃是三輔之地,此乃王霸之基業,一旦占據三輔之地,不僅可以抵禦關東諸侯,進可攻占益州之地,益州天府之國,有奇險固守,則糧草之事無憂矣,或許晉侯欲要圖謀的乃是冀州,屬下卻不這般認為。”沮授道。
“敢問先生這是何故?”呂布疑惑道,他與屬下謀士謀劃的就是冀州。
“冀州富庶,卻是無奇險可守,且世家實力強盛,鄴侯乃是名門望族,統治冀州不在話下,然而並州的政策若是到了冀州之後會引起何等的動蕩,即便是冀州富庶,恐怕晉侯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安定下來,而益州不同,雖說天下動蕩,對於益州卻是沒有太大的影響,益州牧劉璋乃是守成之輩,不足為慮,隻需大軍進入益州,就能勸說其投靠,占據益州之後,無需擔心諸侯進犯之事,亦不會引起諸侯之忌憚。”沮授道。
“先生之言非虛,然而坐視袁紹在冀州坐大,非是明智之舉。”賈詡道。
沮授笑道:“鄴侯乃是猶豫不決之人,之前與主公有所衝突,隻需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前往冀州,與冀州商談同盟之事,許之以重利,自然能成。”
“袁本初帳下人才濟濟,豈會看不明白當前之形勢?”呂布疑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