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在漢中經營多年,囤積的糧草不計其數,正好用來給長安軍征戰益州所需。
在攻破巴郡的過程中,張魯亦是立下了不的功勞,此時這位五鬥米教的係師,已經為呂布的設想所吸引,他想要做的就是讓益州儘快的平定,他需要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在大軍進攻益州的時候,張魯也是不遺餘力。
綿竹被攻破的消息傳到益州之後,益州上下震動,在世家眼中牢不可破的險要關卡,在敵軍的手中竟然是這般的脆弱,此時他們已經來不及指責劉備,雒縣的兵馬數量達到了五萬人,這是益州最為強悍的力量,而有著這股力量存在,呂布定然不敢輕易的分兵攻打成都城。
成都城內人心惶惶,世家更是如坐針氈,他們想不明白自己看好的人在益州的戰場上表現的竟是這般的不堪,麵對敵軍的進攻,出現接連的失敗,這些失敗是不能饒恕的,然而此時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投靠呂布,他們不願意這麼做,再世家手中的東西,暫時已經交給了諸葛亮處理,他們手中的私兵隻有平時的三成,保護家族的力量尚且有些勉強何況是對抗諸葛亮了。
諸葛亮雖然年輕,在益州的官場上卻是有著不弱的名聲,沒有人敢於忽視諸葛亮的能耐,若是因為年紀輕而輕視諸葛亮的話,其所在的家族將會承受不想看到的損失。
世家是精明的,但是州牧府的官員同樣不差,世家在暗中的舉動,負責益州情報的諸葛亮自然是有著細致的掌握的,這也是諸葛亮與益州世家周旋的基礎。
綿竹攻破之後,讓諸葛亮感覺到了事情的緊急,不過距離他給吳懿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三日,大軍出發前往雒縣的話,完全來得及。
諸葛亮之所以沒有提前出發,就是為了震懾城內的世家,在生死的抉擇麵前,諸葛亮不敢保證這些世家在最後的時刻會不會站在劉備這一方,出身世家,諸葛亮對於世家秉性還是比較了解的,在他們的眼中沒有比利益更加重要的了,為了利益,他們可以不要顏麵,甚至不顧君臣。
能夠讓家族在亂世中延續下去,更是不少世家的願望,而今下的局勢動蕩,世家想要繼續在亂世生存下去,必須要做出選擇,益州的世家之前選擇的是劉備,而今看來之前的選擇卻是有錯誤的地方,劉備在對待世家的時候,的確是客氣有加,但是在領兵作戰的能力上,有著很大的欠缺。
益州的世家巴不得劉備能夠突然變得如同呂布那般厲害,在益州的戰場上取得勝利,但是事實證明益州世家的眼光還是有著一定的問題的,劉備這些年在與諸侯的爭鬥中屢次失敗並不是偶然。
諸葛亮則不是這般認為,呂布麾下的大軍久經戰事,沙場上的經驗豐富,非是益州軍能夠比擬,益州軍號稱帶甲之士十萬,真正能夠在戰場上有著強悍戰鬥力的又能有多少,即便是經過劉備的大力整頓之後,益州軍沒有長時間的訓練和戰場上的磨練想要有巨大的進步是不可能的,數量在有些時候,並不能決定戰場上的勝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