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以父之名(2 / 2)

埃裡克虔誠且富有磁性的聲音在歌曲一開始就將氣氛烘托到了一個神秘、奇異的環境當中,遠處甚至還傳來了陣陣悠長的吟唱,那是洛泉用歌劇腔發出的吟唱。

當禱詞念完後,節奏瞬間變快,尖銳的高音刺激著聽眾的耳膜與心臟,隨之而來的是低沉且富有節奏的說唱。

這是洛泉第一次唱說唱,但各方麵都把握得非常完美,比起噴遍紐約獨孤求敗的裡昂要差了不少,但絕對算是到達了說唱歌手的及格線。

整首歌曲的風格都比較幽怨,歌曲中間部分甚至突兀地出現了一連串的槍聲,這是最讓人頭皮發麻的地方。

就和洛泉說的那樣,這首歌的風格會比較黑暗,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

但歌詞卻並不像它的伴奏一樣這麼負能量,反而頗有深度,深刻地剖析了罪與罰、懺與悔、得與失,這正是《以父之名》這首歌的精髓之一。

歌曲出來三個小時,直接炸了,各種意義上的炸了。

沒有人能料到洛泉拿出的這首歌質量能高到這種地步,即使放眼整個華語流行樂壇也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B站、微博,智乎齊齊登頂熱搜榜首,智乎熱榜熱度高達五千多萬,百度熱搜熱詞《以父之名》也赫然位列其中,有趣的是百度上壓根就沒有相關的詞條,搜出來一片空白。

在智乎一眾回答之中,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地用溢美之詞去稱讚這首堪稱前無古人的神曲,這也是唯一一首無論怎麼吹,都沒有人發出不同意見的歌曲!

國內的著名樂評人李丈這樣寫道:

“華語流行音樂的巔峰之作,以前從未有過,以後也很難出現!

我從來沒有想到一首歌能豐富到如此的程度,曾經我經常說華語歌曲與歐美歌曲最大的差距就是歌曲元素的豐富度,洛泉用她的才華告訴我們華語歌曲也一樣可以像歐美那樣充滿音樂性!

這首歌的編曲簡直令我驚為天人,意大利神父的禱告,女歌劇演員的吟唱、奇特音色的伴奏、不明意義的低喊、震耳欲聾的槍響,洛泉用神乎其技的手法將這些元素融合在了一起,創造出了一首充滿暗黑風格的歌曲。

這樣的編曲技術全華夏都湊不出來兩個巴掌的數量,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居然能夠湊齊如此多如此奇特的音色,並靈活地進行運用。

眾所周知,一首歌的音樂性是由旋律的多變、音色的獨特豐富來決定,而《以父之名》這首歌基本將這些因素全都演繹到了極致,我從業幾十年來頭一次見到風格如此多變的歌曲。

並且它的歌詞還蘊含著相當程度的深意,但是時間有限我暫時隻能看出一點端倪,至少就目前我所了解到的信息而言,這首歌應該是有致敬《教父》這部電影的,其他的還需要我再多解讀一段時間。”

除了李丈,還有其他的音樂從業人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毫無疑問,洛泉的《以父之名》已經幫她奠定了她在華語樂壇裡的地方,不誇張地說,這首歌是國內很多音樂人窮極一生也無法寫出來的作品。

它的深度、思想的高度、音樂的豐富度都已經超出了同行一個緯度,我很同意李丈的話,這首歌就是華語流行樂的巔峰之作!

還少有歌能像《以父之名》一樣,具有如此立體的故事性,以及如此強烈的畫麵感,很多歌詞還極具哲理,我最喜歡的是這句:榮耀的背後刻著一道孤獨!

沒人知道洛泉在寫這首歌的時候是多麼的苦心孤詣,或許那個時候她才十三四歲,或許這隻是她靈感乍現,妙手偶得之作?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足以被華語音樂史給永遠銘記的作品,值得在教科書中單獨進行大書特書的一章。

就像她說的那樣,這是她目前為止最好的作品,而且以後或許都無法再寫出更好的歌。

在寫出來《以父之名》的那一刻,洛泉大概就已經明白了它所蘊含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大到以她的天縱之才,終其一生或許都無法超越。

但我覺得,她今年才十八歲,她還有漫長的歲月去成長,去創作,或許比《以父之名》更好的作品會出現在她下一次的靈感乍現!

此時的我已經難以掩蓋內心的喜悅,這麼多年來我終於盼來了華語樂壇再現榮光的那一刻,而洛泉就是以一己之力令榮光重現的那個人。

新生代創作領軍人,洛泉當之無愧!”

兩個專業音樂人不遺餘力地稱讚,令一眾吃瓜群眾對洛泉充滿了敬佩之情。

因為自身音樂知識的局限,很多人都不知道《以父之名》到底牛逼在哪個地方,但大多數人還是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它與其他華語歌曲的不同。

而知道這首歌厲害之處的專業人士,也在儘自己可能地為大眾剖析著《以父之名》到底厲害在哪裡。

這不是粉絲的尬吹,而是真正的言之有物,有理有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