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母親和父親的故事她肯定也不能細說,母親這種行為說好聽點叫專情,說難聽點就是舔狗。
雖然最後應有儘有了,放到網上會有不少人感動,但同樣也會有不少人會罵。
洛泉不希望自己的家人橫遭非議,所以並不打算將這些說出來,隻是發了一條簡單的澄清微博:
“澄清一下,本人母胎solo至今,沒有和任何人談過戀愛,《My heart will go on》的靈感是來自我父親與母親。
這裡也希望廣大網友靜靜聽歌就好,不要再編我的什麼愛情故事了,也不要扭頭去編我父母的愛情故事,謝謝。”
澄清的言論一出,網友八卦的熱情瞬間消散了大半。
真相往往是最沒有意思的,因為一旦有了結果,人們就會失去想象的餘地,而為了能繼續想象下去,有的人會對真相產生巨大的質疑。
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為真相是客觀存在的,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
靈感這種東西級肯定是洛泉說了算,反正這個世界也沒有人能再寫出這首歌。
大眾們八卦的熱情被洛泉掐斷後,注意力自然再次回到了她發布的新歌上。
這個時候,各個主流媒體的報道也出來了。
“史詩般的愛情故事!”這是企鵝新聞的標題。
“躋身世界樂壇之作!”這是新浪新聞的標題。
“洛泉的奇跡仍然還在延續!”這是網易新聞的標題。
不論是主流媒體還是小的營銷號、公眾號,此刻都參與了進來,想要對這巨大的熱度來分一杯羹。
音樂,對於華夏的樂壇來說一直是一個硬傷。
或者說整個文化輸出,都是硬傷。
從電影、電視劇、乃至其他領域,目前華夏文化輸出的範圍頂多也就僅限於東南亞地區,對日韓兩國的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
而洛泉今天的這首歌已經在美國引發了轟動,這是多少年都不曾見到過的盛景。
哪怕這首歌是一首英文歌,沒有多少的華夏元素。
但想要用華夏的文化,尤其是在藝術層麵去打動外國人,原本就是不現實的東西。
東西方人從小學習的知識,和所處的環境就注定了兩邊的文化是不會有多少可以互通的地方。
想要用歌聲打動西方人,大多數情況下隻能用英文歌。
能用華夏的文化真正讓西方人為之著迷的,前世隻有一位梅蘭芳。
而這個世界,則是一個也沒有。
所以,洛泉的這首歌哪怕是完完全全的西方元素,但仍然蘊含著非常巨大的意義。
不光是能拿多少獎,能獲得多少的讚譽。
更重要的是,華夏又多了一位讓世界都認可的明星,她可以幫助西方人更好地去了解華夏。
願意了解的人多了,華夏的國際形象才能有所好轉。
華夏的國際硬實力已經無需質疑,穩居世界前三。
但文化軟實力方麵卻是相當一般,且短時間內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去進行提升,也隻能讓洛泉這種有國際影響力的藝人去努努力了。
好消息是,大多數擁有這種影響力的藝人都很愛國,對華夏帶來的影響也是相當正麵且積極的。
隨著GQT下場,為洛泉的新歌點讚之後,網絡的輿論終於開始了放飛自我。
如果說之前誇洛泉還隻是想蹭個熱度的話,現在完全就相當於“奉命吹捧”了。
這個點讚就相當於一種認可,一種承認,代表了GJ對洛泉的讚許,也相當於是一種信號:
這姑娘我看著不錯,以後你們誰有好的資源,記得找她。
聽起來似乎有些好笑,但大致意思其實也差不太多,有了這個點讚,就相當於有了一塊免死金牌。
當然,前提是洛泉不作死,所以隻是象征意義比較大。
而能讓國內都這麼興師動眾的歌曲,在國外引起了什麼樣的轟動,自然是無需贅述了。
歌曲發布以後,B榜官網很快就出了一則報道,花了大量的筆墨來稱讚洛泉的才華。
從作詞作曲,到編曲,再到唱功,全方位把洛泉吹了個遍,言語之肉麻十年之內都沒怎麼見過。
《My heart will go on》的各項數據在B榜已經爆炸了,一個小時不到,就到了已經發布了兩天的《Listen》的一半播放量。
《Love》的電子專輯銷量翻倍,推特相關詞條的討論量突破二十萬。
此外,國際權威音樂雜誌《巨石》在網站也發布了一篇文章,稱洛泉的這首新歌是新世紀以來世界流行樂的巔峰之一,能與之相提並論的,隻有世紀初幾位世界級天後的回歸專輯能勉強與之相比。
毫無疑問,《巨石》不折不扣地盛讚已經極大地認可了洛泉歌曲的地位。
在《Love》之前,洛泉也寫過不少英文歌,但是能讓《巨石》真正讚揚的其實也就一首《We wil rock you》,已經被列入了新世紀最偉大百首歌曲之中。
這個新世紀百大最偉大歌曲是《巨石》最近整起來的一個排名,旨在收錄最近十七年來最好的歌曲,不限國籍,隻看質量和影響力。
目前洛泉作詞作曲的歌,隻有《We will rock you》一首入榜。
不過隨著這篇文章出來,所有人都知道,洛泉即將有第二首歌就要入榜了,就是這首震驚世人的《My heart will go on》!
更加恐怖的是,洛泉這張專輯吸引了無數熱度、稱讚的專輯,到現在僅僅才出了一半。
它還有整整一半的內容等著洛泉去填充,沒有人知道洛泉接下來會帶來怎麼樣的五首歌。
所有人都很好奇,她還能再寫出《My heart will go on》這樣歌嗎?或者說,能寫出比它更高的歌嗎?
沒有人說得清楚,因為洛泉的天賦實在太匪夷所思了,她的上限,似乎遠遠還沒有達到。
她才十九歲,還有著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