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幾人在上半場,已經被李夏完全碾壓了。
但終究是不甘心,隻能把希望寄托在最後這場。
拚儘全力,衝向逆襲。
同時期待李夏的歌能夠稍微差點,或者出現走音、跑調的意外,讓他們有機會略勝一籌的機會。
不過李夏並不想給他們這個機會,當他再次舞台,全場響起了潮水般的掌聲。
感受著觀眾們的熱情,他平複著自己的心情。
“謝謝大家的支持,東北是我的第二家鄉,一首《東北民謠送送給大家!”
舒緩的伴奏響起,伴隨著幾聲好似遠古的呐喊之聲。
“三九的梅花紅了滿山的雪,蕭條枝影月牙照人眠。”
“小夥兒趕著馬車手裡攥著長鞭,江風吹過他通紅的臉。”
“鑼鼓聲聲正月正,爆竹聲裡落儘一地紅。”
“家家戶戶都點上花燈,又是一年好收成……”
《東北民謠是李夏前世,毛不易在《我是唱作人期間首唱的,雖然表麵上是喜慶的春節氛圍。
但內核卻是一個令人唏噓的愛情故事——男孩外出打拚,女孩在家等待,最終等了一輩子卻沒有等來男孩的回來。
毛不易憑借該曲獲得當年bme音樂盛典年度優秀作曲的獎項。
李夏從大學到畢業一直生活在沉城,他把東北當做第二故鄉,對東北有著彆樣的情愫。
舞台的大屏幕上,不斷的變換著東北冬季時的各種美景。
白雪,花燈,鋪滿院落的一地爆竹碎屑,銀裝素裹的鬆柏。
山崗上天空飄著雪,北風呼嘯,俯瞰山河,給人一種蒼涼,一種無奈之感。
他的歌聲,勾起了無數東北遊子的思鄉之情。
“好像我們這一代東北人,生下來就是為了逃離東北。”
“東北的寒風冰冷刺骨,所以生在那裡的人們大多熱血難涼,但是在外麵總會有很多人誤解我們,覺得我們東北人像黑澀會…”
“李夏這首東北民謠,彷佛讓我回到了冬天在爺爺奶奶家過年的場景。”
細膩而磁性嗓音,將歌中淒美與憂愁的鄉愁演繹得淋漓儘致,瞬間擊中每位聽眾柔軟的內心。
他的歌聲,聽哭了很多東北大籍的大眾評審,歌聲裡滿是故事感。
東北人的情懷,也被徹底唱透了。
“一瞬間,好想吃黃桃罐頭,想吃冬天街邊的烤地瓜,想吃在大馬路邊凍的邦硬的冰棍,想起三九天的嚴寒,想起漫天的鵝毛大雪把路麵鋪的厚厚的。”
“我也是,每次難過的時候最想念的就是家鄉的黃桃罐頭和鍋包肉。”
“歌詞沒有一句提到東北,卻字字東北,故鄉不能鍍金我的肉身,他鄉放不下我的靈魂。”
“不是東北人,但是莫名喜歡東北,這歌聽的我起雞皮疙瘩。”
歌聲好似是在提醒著那些漂泊在外的遊子,彆忘了回頭看一看那個深愛著的土地和人。
是時候,該回家看看了。
“塞北殘陽是她的紅妝,一山鬆柏做伴娘。”
“等她的情郎啊衣錦還鄉,今生我隻與你成雙。”
“鑼鼓聲聲正月正,爆竹聲裡落儘一地紅。”
“家家戶戶都點上花燈,又是一年好收成。”
“家家戶戶都點上花燈,又是一年好收成。”
歌聲驚豔絕倫,以樂景襯哀情,豐收的大雪年卻填不滿等不來心上人的缺口,最後執迷不悔,升華全歌格局,與時代共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