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夏的歌就是一種享受,詞韻味悠長,令人可以反複品味,大家不僅是在聽歌,更像是在看一幅唯美的畫麵。
仿佛看到了永和九年的王羲之,揮灑筆墨,寫出了筋骨,寫出了飄逸,卻又好似後世學徒臨帖,板板正正,頗有韻味。
而今,正聽著歌,眼前看到的是風流魏晉永遠的書聖王羲之,是後世江水般不絕的書法家,亦是當世的華語樂壇天花板李夏。
醉人的旋律形成了一個無形的漩渦,令所有人都沉淪其中。
評委席,王黎光、劉光明、趙懷禮、秦風等人聽得如癡如醉,似乎忘了自己身在何處。
另一邊的沉城,韓靈夢也聽得入了迷,思緒隨著歌聲飄飄蕩蕩。
直播間的觀眾人數雖然一直在增長,可是卻安靜得出奇。
沒有一條彈幕和評論。
演播大廳現場,更是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時間仿佛靜止了,所有人都如同中了一場幻術,做著同一個夢。
“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
“手書無愧無懼人間是非”
“雨打蕉葉又瀟瀟了幾夜”
“我等春雷來提醒你愛誰”
一曲終了,李夏的餘音卻仍舊在眾人耳畔縈繞。
在每個人的心間和腦海中徘回。
大家仿佛被石化一般,呆呆地愣在原地,仍然沉浸在那美妙的歌聲裡,在歌曲所營造出來的古樸意境中
歌的尾聲部分拿“蘭亭臨帖,行書如行雲流水”的摹本拓字典故,來與“雨打蕉葉,又瀟瀟了幾夜,我等春雷來提醒你愛誰”之心事密縫加以結合,已然是一絕。
隨著最後,整個演播大廳內的,所有的聽眾們都鼓起了鼓起了掌。
掌聲一浪高過一浪,經久不息。
候場室的三名歌手,也是不約而同的鼓起了掌。
隻是李建的內心,此時卻無比的苦澀,自己努力了二十多年,到頭來竟然不如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有的時候,天賦真的高於努力。
李夏再次以無可挑剔的演唱,征服了無數的觀眾和評委。
縱使七位評委都是華夏頂尖音樂高校的校長,此刻也覺得內心有些詞窮。
曲爹詞神,音樂鬼才,天縱奇才,這些詞對於李夏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個時候的點評,越簡單越好,畢竟再華美的點評,也美不過李夏的詞。
“你小子,真是越來越妖孽了!”
“不錯,這首《蘭亭序非常好聽!”
“李夏,你不愧是我們沉音的驕傲,我以你為榮!”
“老劉,你真是踩了狗屎運,沉音出了李夏這麼個音樂鬼才,這事夠你吹噓一輩子了!”
“……”
彆人越誇讚、越酸,劉光明越得意。
滿臉的得意,一副老子就是踩了狗屎運,你們能拿我怎樣?
他現在是越看李夏越覺得順眼,要不是李夏有女朋友了,說什麼也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李夏虛心的接受了幾位評委的誇讚,微身鞠躬,然後走下了舞台。
“這首《蘭亭序太有意境了!”
“恭喜恭喜啊李夏,你又創作了一首經典金曲。”
回到候場室,李夏又收到了張孑和許謙的誇讚。
李佳和葉晴雪則對李夏充滿了崇拜。
心裡,都在不停的誇讚著他。
我哥太帥了!
老板太有才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