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反倒還將了那孩子一軍。”
男生略微有些興奮。
……
“將了一軍?”
鴨舌帽男生喃喃。
……
“是啊。”
男生點頭,嘴角微微咧開。
“孩子哪能跟大人比力氣?”
“除非那個男生放水,不然孩子哪裡能從那個男生的手裡奪回充氣榔頭?”
“他們拉鋸了一會。”
“那個男生故意鬆開了手。”
“那個孩子就向後踉蹌倒去了。”
“不過那個男生也是算好的。”
“那個孩子被他的媽媽接住了。”
……
“哦”
鴨舌帽男生點頭。
“他為什麼要打貓?”
鴨舌帽男生默默做了一個深呼吸。
他想到了自己那無辜被打的貓咪。
他以為那是孩子的一時興起。
是一個意外。
現在看來……
那孩子竟然還是“慣犯”嗎?
……
“不知道。”
男生也是一臉的疑惑。
“剛才孩子媽媽以為孩子是拿充氣榔頭打那個男生,後麵孩子說他是打那隻小貓。”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 】
“而不是那個男生。”
“孩子媽媽問他為什麼要打小貓?”
“打小貓也是不對的。”
“但那個孩子沒有說。”
“孩子媽媽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他有些遺憾。
他還蠻想知道那個孩子好端端的為什麼要去打小貓的。
“就讓孩子向對方道歉。”
......
“……可能隻是那孩子手欠吧。”
男生猜測。
“那孩子手裡拿著充氣榔頭,看到什麼都要敲敲。”
“他看到了小貓,也想要敲敲。”
……
也沒有什麼特彆的理由。
孩子的很多行為能有什麼理由?
不就是想做便做了。
想到這裡,男生明白了孩子媽媽沒有繼續問下去的理由。
不管做什麼事情,在行動之前,大人會“瞻前顧後”。
而孩子,不會想那麼多,完全是“百無禁忌”了。
……
“現在那孩子正被他媽媽壓著給那個男生道歉呢。”
男生結束了講解。
……
鴨舌帽男生點點頭。
原來是這樣。
“謝謝。”
……
“不客氣。”
男生咧開嘴角。
有熱鬨大家一起看。
……
“喏,那孩子道歉了。”
男生沒有什麼意外的道。
孩子媽媽都要黑臉了。
那孩子怎麼可能還撐得下去?
不過……
“那個男生倒是一點都沒有看在孩子的份上……”
男生咂咂嘴巴。
不然,很多人在遇到類似的情況,在看到孩子被媽媽“逼迫”一臉不甘委屈的時候,大概都會放孩子一馬。
大度的說算了。
沒關係。
孩子的家長就會又是道歉又是謝謝。
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
……
“這樣才對……”
鴨舌帽男生覺得上次在這個孩子手裡吃的悶虧而留下的最後一點在意煙消雲散了。
“惡人自有惡人磨”。
咳咳。
當然。
他不是說那個男生是惡人。
他隻是想表達一個大概的意思。
他很高興看到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