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彎了彎嘴角。
“這次打架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他看了身邊的年輕人一眼。
“這次打架唯一的好處就是……”
“我爸爸不再逼我學琵琶了。”
他向來品學兼優,跟同學相處的也很好。
這次竟然會跟人動手。
還是他主動的。
所有人都很驚訝。
媽媽過來跟他聊了很久。
然後,在餐桌上,爸爸就跟他說了……
“既然你這麼不想學琵琶,那就算了。”
……
“其實那時要是爸爸還是不放棄的話,我都打算逃課了。”
老人伸長雙腿。
舒展了一下筋骨。
“因為琵琶打架,因為打架被叫家長,被爸爸打了巴掌……當著全班同學的麵讀檢討書……”
“當眾道歉……”
“所有的這些所帶來的羞恥感我都歸咎到了琵琶身上。”
“要不是爸爸逼著我學琵琶,這些都不會發生。”
“一切的源頭都是琵琶。”
“那時候,我對琵琶的厭惡達到了頂點。”
“甚至都有些恨了。”
“琵琶把我害得太慘了。”
“我向來可謂順風順水,家長眼裡的好孩子,老師眼裡的好學生,同學眼裡的好班長。”
“…….我有多害怕那次之後我在他們眼中的印象變了……”
“變成了打架的壞孩子、壞學生。”
“害怕班裡的同學會拿異樣的眼神看我。”
……
老人抬頭。
一碧如洗的晴空映入眼簾。
陽光透過上方枝葉的縫隙灑落而下。
老人有些渾濁的眼底也亮起了熹微的光。
……
“……那段時間我可謂寢食難安。”
“幸好。”
“隨著琵琶從我的生活中消失……”
“隨著時間過去……”
“一切慢慢恢複了原樣。”
“爸爸後來又送我去學習了書法。”
“說我性子躁,需要學些修身養性的東西壓壓性子”
“對我而言,隻要不是琵琶,我都是願意的。”
……
“到後麵,班上的同學都知道我寫的一手好書法。”
“而沒有人記得我還曾經學過琵琶。”
“我夫人都不知道我還曾經學過琵琶。”
老人笑笑。
“當然。”
“當年就學了兩個多月,還是抱著排斥的心理學的。”
“本來就學的不怎麼樣。”
“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早就跟沒學過一樣了。”
……
“隻是……”
老人終於再次看向了邊上的年輕人。
“琵琶我是不會了。”
“但對琵琶的那份厭惡卻深深的刻進了我的心裡。”
“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
“當我再次聽到琵琶的聲音……”
“我一下子就認出來了。”
“脾氣也一下子就上來了。”
油然而生的……
條件反射的……
簡直像是生理性反應了。
不受他自己主觀意識的控製。
……
“我討厭琵琶。”
老人說的平澹。
第一次對人
還是一個陌生的孩子說起多年前的事情,老人沉浸在自己過去的回憶裡,之前的煩躁漸漸消弭了。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畢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