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早上九點多,V客【南有嘉魚】帳號更新了。
許多關注的網友奔走相告。
“嘉魚姐姐又更新了,快來看啊。”
“月更係列,終於又盼到了。”
“幸好我上班摸魚了,要不然都不知道嘉魚姐姐更新了。”
“我好喜歡嘉魚姐姐的文字和文風,看起來就是個溫柔的女生呢”
“在一個沙龍見過一次,絕對的賢妻良母。”
“彆我媳婦一更新,你們就這樣激動,好伐?”
“樓上的,決鬥吧!”
“……”
南嘉魚的粉絲多、黏度高,其實是有原因的。
在這個娛樂開始慢慢盛行的年代,很多新銳作家都開始慢慢追逐名和利。
什麼題材火寫什麼、什麼套路得人心就寫什麼套路。
隻有南嘉魚像一棵遺世而獨立的白蓮。
全身心的放到作品本身。
她的V客上,幾乎沒有任何一條是關於作品以外的東西。
全是自己的作品分享或是讀書心得。
而最重要的一點。
她創作的作品或是表達了對某種事物的熱愛,或是極具個人角度的人文關懷性。
哪怕是其他作品的推薦和解讀。
也能做到有理有據,內容詳實且優美。
比如今天。
她推薦了一篇叫做《嬰寧》的短篇。
“《嬰寧》此文,該篇寫了書生王子服郊遊遇到狐女嬰寧,一見傾心、相思成疾,最終得諧魚水的故事。”
“作者著力刻劃了一個美貌和愛花、愛笑以及純真得近乎癡憨的性格特點。然後通過情節縱向開展時的巧妙安排和幾處虛寫,表現嬰寧作為狐精的神異性。”
南嘉魚開篇首先總結了下文章的劇情和手法。
可能她確實很喜歡這篇,所以不由得寫的內容就多了些。
“王子服按照吳生的謊言在西南山中找到嬰寧後,作者便濃墨重彩而又極有層次地對嬰寧愛花、愛笑、純真的性格特點作了多方麵的刻劃……”
“作者又對嬰寧性格的另一側麵--愛笑,作了淋漓儘致的描寫:她時而“嗤嗤笑不已“,時而“笑不可遏“,受到母親斥責後“忍笑而立“,但轉瞬“複笑不可仰視“……”
“在王子服與嬰寧園中共話這一場麵裡,作者又重點刻劃了嬰寧性格的另一側麵:近乎癡憨的單純天真。當她得知王子服所說的是“夜共枕席“的夫妻之愛時,曰:我不慣與生入睡。“甚至要告訴母親“大哥欲我共寢“。幾句對話,幾個細節,將嬰寧如癡似憨的性格特點刻劃得栩栩如生……”
“作者最後在結尾處設計了嬰寧懲治西鄰之子的奇幻情節,又在情節的橫向擴展中刻劃她作為一個少女的純真個性……”
在推薦和品評的最後,南嘉魚甚至還頗為貼心的將這篇目前正在參加征文活動的消息公布了出來。
推薦讀者們去大華書閣的征文板塊進行。
而她的粉絲們也紛紛響應。
“嘉魚姐姐的推薦準沒錯,現在就去瞧瞧。”
“光看描述,就能感覺到這個叫嬰寧的女子的天真和美好。”
“我宣布,嘉魚和嬰寧都是我老婆!”
“現在征文還能有這種高質量的?我要去看看。”
“同去、同去。”
“……”
但是很快,前去探路的讀者們就帶回了和預想中有些不一樣的回複。
“啊,文言文,我瞎了。”
“我感覺我大學學了個寂寞,基本看不懂。”
“一邊看一邊翻字典,我已經畢業好幾年了,現在還像個上學的學生。”
“額,說實話,能看懂的話,還是很好看的。”
“溜了溜了,一點都不熱血。”
“如果結尾再有個全文背誦,就有那個味了。”
“這都看不懂?現在的學生算是完了,”
“……”
南嘉魚看著這次推薦內容的評論欄,發現很多讀者的評論都是關於文言文晦澀難懂的討論。
稍微思考了下,南嘉魚決定自己翻譯一篇白話文的《嬰寧》,方便普通讀者。
說乾就乾,僅僅不到1個小時。
她的帳號就出現了《嬰寧》的白話文版,並且她特意標注了是翻譯自征文比賽的,如果作者看到後覺得有問題,可聯係她刪除。
果然。
這下她的評論區又變得熱鬨了起來。
“人美心善的嘉魚姐姐,我終於能看懂了。”
“我覺得作者應該給嘉魚姐姐付翻譯費用。”
“狐女嬰寧和書生王子服,這是什麼神話愛情故事啊。”
“天真爛漫、嬌憨可愛,我什麼時候才能遇到這種姑娘啊。”
“夢裡什麼都有。”
“這篇真的寫的絕了,沉浸感一流。”
“……”
看著讀者們慢慢認可,南嘉魚的臉上,也不由掛上了淺淺的笑容。
不過這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