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廳的大熒幕上,是薑維騎著馬,不減速的衝向林子,那裡麵是密密麻麻的灌木群,而他後麵的追兵,已經嚇得忍不住放慢速度。
隻是憑借著機械記憶,搭箭往這邊射。
那把道具箭,並沒有真的射過來,而是軟趴趴的竄出去幾米遠,就掉地上;可是,前麵的薑維卻忽然回過頭,在兩匹馬存在速度差的情況下,像是預見了這一幕,淩空抓住了。
他手裡並沒有箭,隻有一把弓。
然而薑維在奔跑的馬上,拉滿三十磅的弓,把不存在的箭搭在上麵,“biu!”弓弦發出了破空聲,像是射出去的箭。
後邊兒的追兵呢,也應聲下馬——他的馬現在速度已經很慢。
這就是當時的完整鏡頭。
主持人說,“我們請來了我們徽省的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教授,他在分析我們提到的這一片段後,覺得不可思議,認為這一段鏡頭可能在現實中發生,我們有請他上台。”
一地中海襯衫眼鏡的中年人上來了。
他直入主題,“我雖然學物理,但很喜歡研究曆史;眾所周知,曆史上經常要誇大化描述戰爭過程,《三國》原著本身又是演義,有很多超出科學的情節,這不奇怪,隻是不要當真……原先呢,我以為這一段隻有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才能發生,隻存在理論可能性;但是徽省衛視把片段寄給我,讓我鑒定,我發現這一段是真的發生了,假如那個演員不要怕事,成功射出箭的話……”
台下的氣氛組觀眾起哄,引得整個演播廳都跟著做效果。
物理學教授重複說,“假如當時真的有一把箭,射出去了……”
演播廳現場拉出來一黑板,讓他發揮。
“其實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物理問題,兩匹馬同一個速度的話,那麼薑維和追兵就處於相對靜止中,如果薑維騎得更快,快得多……比如像電視劇裡麵拍的這樣,減去箭射出去的速度,他和箭就幾近於靜止了,或者說,箭在他那裡是很慢的,可以被感知……於是演員就能抓住它。”
“我覺得有趣,就是當我把箭按照常規的速度,大概是50米每秒往上計算的時候,我發現這個演員伸手的時候,當真會碰到一隻箭,這可能是一個美麗的偶然,但在過去的戰爭片中我很少看到,所以我才要上節目。我想說《新三國》至少這個鏡頭征服了我,我會願意看電視劇。”
“這個演員也解答了我一個長久的疑惑。就是古代寫的那些現在看來不可能的事情,隻要物理上存在可能,就未必沒有真的發生。”
說罷。這教授拿著方沂的《新三國》宣傳海報,讓他在上麵簽名。
主持人說,“我們請其他的主創也在上麵留名。”
經過一番演示,又是教授,又是科學分析的他們,全都蒙了,看方沂跟看怪物一樣。
當時雖然覺得他這段演的好,但大家都不是文化高的,不知道能有多厲害,隻能從演技的角度分析他。
這誰能想到,演員有一天還能跟物理學有關係啊。
蒙的吧?
主創們暈乎乎的在上麵簽名。
教授拿著海報也下去了。
按照台本,主創們接下來要講拍戲時候的趣事兒。然而,誰的趣事能和剛才發生的奇事相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