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中國電影出路在哪裡(2 / 2)

方沂靠什麼呢?

靠他電影上映後,在亞洲各地積攢來的零散粉絲嗎?

還是國內廣化寺包場觀影的和尚們,或者王忠磊請全班同學看方沂電影的大蘿莉女兒?

但他還是不得不去,這一場由三爺主持召開的青年導演研討會,在娛媒中幾乎沒有什麼報道,卻在官方中很受重視。

方沂演了《建國大業》,該有基本的思想覺悟了。

他帶著DJ新改版的小直升機,打算去導演圈子秀一場,增加點產品知名度。

新版本的航拍機已經在腹部安裝了雲台,前後最大轉動角度達120度,越來越像是能有用的東西了。

“嗡~”

“嗡~”

小直升機在看得到的低空中懸停,而監視器裡的畫麵,卻因為攝像頭的轉動而不斷變化。

“這個怎麼樣?”

方沂問一起被邀請來的另倆導演。

盧川和寧昊。

寧昊笑嘻嘻道:“你這個玩意兒不錯。”

盧川兩眼放光,但不願意誇讚。盧是藝術世家,為人相當有傲氣。

有多傲氣?

三十多歲敢拍《南京!南京!》,要知道,古人都四十才不惑啊。

方沂又測試了小直升機不同方向移動中的攝影,以及抓拍能力,為了驗證其實用性,他讓經紀人開著車在小道上騰挪輾轉,而他操控攝像頭對準車屁股的黃牌。

這一段錄完後,盧川和寧昊都來看畫麵。

第一個問題是,黃牌拍不清楚,像素太低;可是,像素起來了,小直升機吊不起來那種設備。

這是硬件商的問題,非戰之過。

於是湊近了去拍黃牌,發現第二個問題。

抖的太厲害了。

拍遠景的時候還看不出來,拍字體就很明顯了。

能來當背包客的新奇玩具也許夠了,拍電影還差得遠。

“不夠穩啊。”

方沂喃喃道。

他把直升機借給盧川和寧昊玩,這倆都有需求,他們都拍過大戈壁。

以前要費儘千辛萬苦爬到製高點架設機位,現在讓直升機一飛,就一覽眾山小了。而且,這玩意兒可以跟手持攝影一樣,營造出一種緊張淩厲的氛圍出來,這無疑就把導演這門活計從地上升維到天上了,以一種低成本的方式立體起來。

以後俯視視角會成為一個相當常用的選擇,而不是現在大劇組拿來炫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