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沂屁股坐對了。
一是為了上峰考慮,高屋建瓴;二是幫撲街小導演說話,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很少有人為小導演說話。
盧川就不提了,他的人生是easy模式。
處女作薑紋主演——方沂都不敢開這個掛。
寧昊雖然是帶頭的,但他也已經脫離了小導演的範疇,不用再考慮排片對電影票房的影響。在稍微熱門的檔期,青年導演們的小成本作品,你跑遍了全京城都不一定看得到,因為排場率隻有千分之幾。
下跪,詛咒……各種方法都沒用,靠譜一些的法子是點映,讓點映真正發揮出作用來。
寧昊領著一戴鴨舌帽,有些小帥的年輕人過來,“方沂,這是楊青,拍《夜-店》的,主演也是徐光頭。”
“楊青是你們央戲的,你們央戲現在人才濟濟啊。”
方沂和楊青聊了一會兒央戲的趣事兒,熟絡起來些了,楊青說:“《夜-店》上映的時候就吃了排片的虧,觀眾評價挺高的,但是找不到地方看我們的電影——我是新人導演,我沒有一點點渠道幫忙,全靠徐光頭到處跑綜藝,給電影曝光度,好險賺到了錢。”
徐光頭也算是伯樂了,楊青這片子是自編自導,成本幾萬塊錢。
能找到嫩模都很稀奇,但徐光頭去捧場了。
楊青上下打量了一番方沂,感慨道,“你做導演真的天賦異稟,我懷疑你自己拍一部自己的紀錄片,可能都會有一定票房;愛情片,懸疑片……這些獨角戲多的類型片,方導,彆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
方沂實際上比楊青小了十歲,但楊青不敢跟薑紋一樣,對他師弟長師弟短的喊。
論電影上的成績,方沂比徐光頭目前還要好一些。
兩人交換了聯絡方式,約定以後有機會合作。
這番引薦後,寧昊自然而然的溜達來找方沂,“你那個玩具不錯,哪裡搞來的?DJ是國外的牌子嗎?”
“國內的。”
“你為什麼用國內的啊?”
“因為好用。”
“多少錢?”
“四十萬。”
寧昊表現出很誇張的樣子。“貴了吧,四十萬,怎麼可能呢?這個價格,我不如上直升機啊。”
方沂不說話。
寧昊勸他,“其實你自己也發現了,這玩意兒還不能實用,它隻能拍遠景,拍近的就晃得很明顯——國外也在做無人機,我知道這種產品,拍《無人區》的時候我考慮用過,不行,最後還是花大價錢找的吊臂,效果確實達不到我要的,但是起碼穩。”
“淘汰掉吊臂攝影機,你覺得可能嗎,飛天上的能夠這麼穩?”
方沂不知道理工男汪濤能不能做出來他吹噓的無人機,達成究極無敵版DJ,但他知道電影圈的人有錢,逮住了要往死裡宰。
儘管有諸多缺陷,DJ這玩意兒有一個優點就足夠了,方便。
《無人區》的拍攝地在戈壁灘。那地方最適合無人機去拍攝,吊臂太麻煩了,磨損也大,而且這倆當前並不衝突。
如果寧昊心中構思出一種分鏡,他現在可以立馬拍出來看效果,然後再上吊臂;而不需要讓整個劇組停擺兩三個小時布置機位,發現不合適。
這對於導演來說太吸引人了,省的誤工費不知凡幾。
方沂片子在鵬城和港地票房都不錯,登頂過一段時間周冠軍;汪濤親自跑去影院看了他的電影,以及影院觀眾們高漲的情緒。
終於讓汪濤在股份上鬆了口,使得方沂認購到了百分之二十,但再也不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