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末,東京影節公布入圍名單,方沂憑借著和尚一角拿到了影帝候選人,另一個獎項是最佳電影,需要同《天長地久》、《台北飄雪》等國產片競爭。
精中正統在東洋啊。
因此,預計去走紅毯的不少,國產影人拍了一堆沒人看的文藝片,不一定得獎,如果現在紅毯都不去走了,劇裡麵的演員們肯定要鬨脾氣。
範美人是個中翹楚,本年度有文藝片《麥田》——我知道你們都沒聽說過,不重要,走紅毯最重要。
陳昆和趙軍旗靠著《花木蘭》,一部同樣的史屎級巨作登錄東京。
方沂竟然成了大陸影壇的代表,他是開幕片《飛屋環遊記》和閉幕片《海洋》的中文配音者,也是影帝候選人,他就是牌麵人物。
可能眾多明星也沒預料到這一點,大家買了同一趟班次,在京城機場撞見的時候,忽然不知道誰來帶頭。
大陸影人組團去金馬刷獎的時候,有鞏利在,沒有人敢在她前麵先發話,讓她來後補充。
這就是“帶頭”。
媒體的期望是很大的,對這幫毯星冠之以“中國軍團”的稱謂,中國電影雖然拉胯,東洋電影更拉胯,相比較起來就讓人滿意了。
東影節自成立以來,一直被大陸影人卡bug反複刷獎。
國內第一個A類電影節影帝就是在東京拿到,獲得者是國師。
“方沂,你這次去東京影節,你對自己有什麼展望,國內的粉絲翹首以盼……在你之前,已經有四位中國演員東京封帝,你會不會是第五個。”
另一個冷知識,前四位影帝,國師,朱旭,牛振華,張國容。除了朱旭,張國容是正兒八經的演員,其他都是來玩票兒,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演員。
等等,張國容的主業好像是打麻將啊。
所以方沂也沒有太客氣:“我希望能不負眾望,但是這個不是我來決定,是看評委會主席的喜好,千金難買他喜歡。”
國內最年輕的a類獎影帝是夏宇,17歲。
你說他演技真的碾壓了嗎,不可能,但評委主席喜歡,願意成全他,就這樣。
記者又問:“那你認為,評委會主席會喜歡你嗎?”
方沂本想回答隻有一個問題,但看到了記者的logo是嗖狐的,給出耐心道:
“優勢在於,《愛有來生》和評委會主席的《通天塔》有相似處,我想他能欣賞,我說的是俞非虹導演剪輯的版本,就是幾條故事線並行的版本,要你看了幾遍說不定要做筆記才能搞懂電影演了什麼;另外,我年紀小,這也是優勢而不是劣勢。”
記者:“那什麼是劣勢?”
“劣勢就是,《愛有來生》院線版在東京的票房不錯,可能讓評委會反感;《愛有來生》取景地雖然在山內,但沒有拍西方人想象中的落後中國,我們隻拍了美景……”
這記者奇道:“您是不是說反了,把劣勢說成了優勢,優勢說成了劣勢。”
方沂搖頭,“沒有說反,看來你還沒搞清楚評獎的規則,你要先做功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