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花炸得不夠開(2 / 2)

“好萊塢電影中,你集齊了一兩百個明星,那也能拿票房啊。”

“是啊。”

方沂也跟著感慨。

《建國大業》如今在媒體中受到的批評,也主要來自於此。它不是個通用的主旋律片模板,不可能每部主旋律片都動員兩岸三地的來拍,何況搞多了,觀眾也會審美疲勞。

韓三坪又似不經意道:“我還有個事兒,你下一部片子,什麼時候拍啊,有計劃了嗎?”

“讓我歇一陣子吧。”

“嗨……年輕人啊,那什麼,你有想法了可以來找我,幾億我不敢說,千把兩千萬,還是沒問題的,你畢竟有成績在身。當然,本子要過關才行。”

“那謝了。”

“好,好……小焦,你去送一下方沂……方沂啊,”韓三坪最後又叫住他,沉聲道,“你有點子了就趕快拍,不要學他們幾年十年才拍一部片子,我看他們也沒怎麼牛……國師和馮大炮,他倆幾乎是一年一部片子,這才是進入到創作期的導演。”

從中影門口出來,方沂和送他的員工道了彆,他猛然意識到,可能這天讓他來就是為了問下一部戲的安排。

為什麼要趁早拍。

因為現在熱度未過,多少能吸引點目光,觀眾對他好奇。但要是拖個幾年,就沒什麼好奇了。

聽說國師正拍的《三槍》,也是在其投資人張維平的苦勸下立項的,因為國師才搞完奧運開幕式,全國人都想再看一次他的電影。

觀眾緣這事兒的確是妙不可言。

距離封帝已經過去一周,片子在東洋的票房節節高升,有要反超大陸票房的態勢,也許是挾洋自重了,方沂反而真切感受到自己在國內的人氣。

天梭和方沂的合同中有一個附加條款,演員獲得國際A類電影節影帝獎項,要再補足200萬——這和體育屆的運動員合同差不多,獎金直接與榮譽掛鉤。

自方沂成為代言人以來,天梭表在年輕市場上有顯著業績上浮,這些廠商不是傻瓜,他們要做消費者問卷調查,拿到自己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在大陸市場,核心競爭力還是性價比,方沂是第二因素。

在東洋和韓國,核心競爭力就是方沂,而且是唯一因素。零星賣出的表,全是方沂的外國粉絲慷慨解囊。

這可把天梭樂壞了。

原有的女代言人顯然不能和方沂站一塊兒了,拉低了影帝的格調,何況年紀也大了,搭配不了幾年,他們講究一個成長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